眼前一亮的招聘语销售(眼前一亮的招聘语 互联网范)

眼前一亮的招聘语销售(眼前一亮的招聘语 互联网范)

苏光弼1969年响应国家号召,在古田县平湖镇上进村插队时的照片

文/苏光弼

1969年2月,还没上完初中的我,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在一片时髦的口号声中加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古田平湖公社前进大队上进生产队(现为平湖镇上进村)插队落户,开始了“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的接受再教育过程。上进村又叫上?村,是个只有200左右人口的小山村。当初年仅16岁的我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连人带户口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晃来到了1978年的夏天。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夕阳躲进了西山,队长喊收工了。我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身子,懒洋洋地回到了知青宿舍。

一进屋,我随手把锄头往墙角一扔,推开房门,胡乱地把沾满泥土的衣服一脱,一头倒在床上。真累呀啊!我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先躺一会儿,再生火做饭吧。

突然,我瞥见床头的桌上有一封信。“谁写来的” ?我伸出手一把抓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抽出一看,“招工通知书”五个黑体大字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啊!这不是做梦吧。我擦了擦眼睛仔细查看,是真的,还是分配安排在平湖保健院(现为平湖中心卫生院)。顿时,我就像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身上的疲劳一扫而光,盼望已久的愿望想不到今天实现了!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使我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我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真想高呼“万岁”!

眼前一亮的招聘语销售(眼前一亮的招聘语 互联网范)

苏光弼在凤埔乡峦龙大队龙山村教书时与他的学生们课间休息时给孩子们讲故事时的照片

我手捧着这张《招工通知书》,幸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近十年来的经历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浮现。

想当初刚到这里,我凭着一股热情,不怕苦和累,顽强地“战天斗地修地球”。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对一些社会现象开始观察与思索,但找不到答案。你看,文盲上大学,白卷成英雄,省委书记去放牛(当时福建省委书记林一心被下放到平湖公社放牛)。十个工分只值几角钱(我当时每天评三个工分,折二角七分钱),地瓜米成了家家户户的主粮,招工招生走“后门”成风。对于这一切,我感到迷茫和不解,我感到气愤与不平。我“革命”的热情逐渐开始消退。后悔自己太冲动,本来可作为留城对象偏要报名上山下乡。是历史的误会还是生活的捉弄?或是命运的安排?我百思不得其解,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和失望。白天,我拼命干活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夜晚,我用悲伤的泪水擦洗愁苦的脸面。多少次,我幻想接到了招工(招生)通知书从睡梦中笑醒;多少次,失望的泪水浸透了枕巾。这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什么时候改变?我盼啊盼,终于盼到了今天。

我抚摸着这张《招工通知书》,感慨万千,心中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齐涌上心头,说不出什么滋味。这十年,我不知经过了多少艰难曲折,不知流过了多少汗水泪水。不知晒脱了几层皮肤,磨破了多少茧泡。真是年年难过年年过,熬过一天是一天。

回想这十年,我虽然受到了许多痛楚,但也得到许多同情、关心、照顾和帮助。支部书记谢新佃手把手地教我农活,生活上对我关怀备至,还勉励我要争取入团。贫农大伯谢新发几乎天天晚上都到我房间,一边抽着他那从不离身的长烟筒,一边与我拉家常。村里哪家有客人来了,常会叫我陪客吃饭,遇上年节会有人送来平时难以见到的肉蛋鱼面;我的衣服,常常有人帮我洗;偶有病痛,床头桌上就会有几碗用各种青草熬成的药汁。我分到的口粮是稻谷,同龄中的谢院贵、谢新铸等伙伴会帮我挑到村尾的水碓,碓成米。每当我悲观失望时,总有人前来安慰开导我;每当我沉浸在靠自己劳动收获了成果的喜悦中时,也会有人前来祝贺鼓励我。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无比亲切与温暖,我到这里的第二年,村里送我去县城培训赤脚医生(当时培训班设在县工艺美术厂内,由172部队军医培训)。在村干部大力支持下,我办起了这个山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合作医疗站,我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用“一根针,一把草”,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山村群众服务。有一段时间我还兼任代课教师。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山村孩童。我还主动办起夜校,为这里的群众扫盲。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充实多了,就在当上代课教师这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眼前一亮的招聘语销售(眼前一亮的招聘语 互联网范)

苏光弼在古田县凤埔乡峦龙大队龙山村教书时的照片,当时一到五年级全部是苏光弼老师一个人教

当然,我也渴望自己能继续上学深造,更向往的是当一名医生。我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酷爱医学。不知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还是环境熏陶的缘故,我从小就跟着当医生的爷爷、父亲学会看些小病小痛和针灸。后来又经过172部队医院的培训,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也能应付。我好几次梦见自己身穿白大褂,手拿听诊器为群众治病。可是在那特殊的年代,我一无门路,二无靠山,美好的愿望只是幻想而已。现如今国家对知青安置有好的政策,我的幻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能进入卫生系统工作,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

我久久凝视着这张《招工通知书》,思绪万千,热血沸腾。通知书上鲜红的大印仿佛成为五彩缤纷的色彩,在我眼前展现一条金光闪熠的道路。这张《招工通知书》,犹如我人生道路上一块新的里程碑,前进征途上的一个新起点。想到这里,我把这张珍贵的《招工通知书》紧紧捂在胸口,顿时觉得一股暖流传来,浑身增添了无穷的青春活力。

山村的夜静悄悄的,只有虫儿偶尔在鸣唱。我走出房间,信步踱到村头,乳白色的月光洒下来,拥抱着大地万物。我抬头仰望满天的繁星,贪婪地呼吸着那夹带着泥土味的清爽空气,觉得心旷神怡。我好像第一次发现,这个小山村的夜色竟是如此的美好与宁静。

我伫立在村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山水田地,陪我度过了十个春秋,这里的一草一木,伴我度过了十载寒暑;这里的男女老少,与我相处了三千多天。现在要告别这些,踏上新的征途,我竟觉得有些恋恋不舍,怅然若失。我在想:今后的道路也许是坎坷不平,肩上的担子也许更加沉重。我突然觉得手中的这张《招工通知书》沉甸甸的,仿佛重若千斤……

我离开小山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距今已过去四十多年了,可我当初收到《招工通知书》这一幕仍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每一想起这张《招工通知书》,我全身像有使不完的劲,它催我奋发,促我向上,鼓励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鞭策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眼前一亮的招聘语销售(眼前一亮的招聘语 互联网范)

退休后的苏光弼

【作者简介】苏光弼,男,1953年3月16日出生,籍贯古田县平湖镇。1969年2月作为古田县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插队古田县平湖公社前进大队上进生产队(现为古田县平湖镇上进村)。大学文凭,助理统计师职称。上山下乡期间兼任赤脚医生,小学代课(民办)教师。1978年落实知青政策招工以来,先后任平湖卫生院职工,古田县计划生育办公室秘书,计财股副股长,人秘股长,古田县委办公室秘书,古田县凤埔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古田县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兼计生委副主任,古田县司法局副局长(正科),古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2013年3月在县人大办主任岗位上退休。退休后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2021年1月起兼任古田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6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