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剩女随便上(大龄剩女还有人要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近些年来,我们结婚人口数逐年下降,随着性别意识的开放,女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两极分化,有很多女人可以凭自己的双手争取快乐、幸福、和理想的生活,同样的还是有许多女人企图用“高嫁”来某得余生的幸福,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

一方面,彩礼是女性婚姻必要的基本保障,而另一方面也成为有心之人勒索别人的工具和把柄。

大龄剩女随便上(大龄剩女还有人要吗)

34岁的肖卉卉和男友王博轩经历了五年的爱情长跑,也同居了五年,肖卉卉认为后面两人必定会在一起,所以就没有催促着结婚,直到两人都30好几了,家里人终于开始着急,两人商量了一下就将结婚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男方很懂事,为了两人婚后的幸福自己提前买房付了全款,本想着和卉卉一起奋斗,但他不想给女方造成太大的压力,这一点受到了女方家中的赞扬。

按理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问题最终卡在了彩礼上,“不拿出30万彩礼结婚”,这是肖卉卉当面摊平的话,不管王博轩怎么解释“自己手里只剩下20万”,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执念,“睡我五年,难道不能多拿出十万吗?不给就是不爱我!”。

大龄剩女随便上(大龄剩女还有人要吗)

看着眼前这个可笑的人,王博轩庆幸自己没有和她结婚,两人最后分手,女方更是被自己父母气得赶出了家门。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彩礼争执的关键在于女方,不给足够的彩礼就是不爱成为了众多女生的执念,女孩子的想法就是你爱我,你就要证明出来,在婚姻这种头等大事面前,女性天生没有安全感。

但是她没有考虑到男孩子的经济情况,最后两人因为“钱”的问题分道扬镳,几万十万也可能是个男孩子整个青春的心血,男性谈恋爱大把的金钱付出和青春又何尝不是一种“彩礼”?如果还要加上女方不理解的执着和“挖空”,有时候又何尝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呢——真正爱你的人怎会舍得拿钱来道德绑架你?

女方的这种“不给钱就是不爱”的观点有些时候是父母影响的,许多家庭教育女儿,自以为对女儿好,“男人不给钱就是不爱,别嫁,再找下一家”,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女儿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家庭无疑是自私的。

大龄剩女随便上(大龄剩女还有人要吗)

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把“婚”字拆开来解读,是“女”和“昏”:,“女”人冲“昏”了头,所以才结婚;更准确的说,女人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才结婚,大龄剩女对于结婚是精算了头脑,自然不是奔着爱情去,所以她们少了真诚,多了权衡利弊和思前想后,相互算计比较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谁拿的彩礼最多,谁家的男人对她最好,年龄越大去越挑剔,这是由女性人性中的弱点决定的。

可是剩女们仿佛没有分清孰轻孰重,她们一味地看到彩礼的多少,却忽视了自己的时间成本——等的越久,要的越多。要的越多最后却没人陪你等,她们以为男方都会对自己的青春承担责任,选择孤注一掷,最后还是换来了对方无情的抛弃,

其实不是男方无情,而是女方对待感情本就无情,按理来说两个人的感情到了一定的程度,彩礼这些物质条件都不应该是阻碍两个人迈进婚姻的绊脚石,唯一失败的可能性就是,一方从刚开始就是把婚姻当做工具。

几些年来,我过结婚人口逐年下降,在2021年,民政部在我国三十二个地方开展婚俗改革试点,“零彩礼”的时代或许要到来,让许多试婚男青年看到了希望。

大龄剩女随便上(大龄剩女还有人要吗)

但实际上这也是不现实的,虽然可以排除那些想要靠彩礼攀升的“物质女”,也同样剥夺了女性结婚后最后的生育保障,其实彩礼给女性的不是“爱”的安全感的保障。

因为男性高额彩礼债务结婚反而为以后的家庭埋下矛盾的隐患,而如果彩礼并不能造成男性金钱约束,又怎么证明他给你的就是爱呢,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彩礼真正的意义是:减少男性在婚姻中的背叛几率,对女方更加珍惜从而提高婚姻的存续。付出的越多越会珍惜越舍不得,这是男人在感情中的通病。

现在有很多大龄剩女觉得,“如果给不了我很多很多爱,就请给我很多很多钱”都觉得物质上满足不了自己,那么和这个人肯定不会幸福,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很极端的。

大龄剩女随便上(大龄剩女还有人要吗)

解决高额彩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稍微地调整一下数量,从三十万改成十几万,爱是真心实意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哪有什么不可开胶的纷争,只是有一方在假装爱罢了,.旁观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智者。

女人图的不是彩礼,而是态度,你的态度到位了对方还不情愿,那这个女人就是在勒索,

倾家荡产给彩礼,婚后债务谁来还。拜神拜佛求姻缘,拜的是缘还是钱,缘分躲不过,钱财如心魔,久恨成了一番执念,深知这是执念,可这么多的血泪眼望着我,于你,终成一场逃不掉的折磨。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3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