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高校毕业生“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公布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其中,河南省71所高校的252个项目入选。郑州大学共有15个项目获得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位居河南省首位。

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郑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将该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组织专人分行业、分类别负责与各学院协调对接,实时跟进。经学校申请、用人单位申报、专家审核、立项单位信息核查,教育部确定了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名单。最终,郑州大学共有来自化工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水环学院、商学院、药学院、文学院等多个学院的15个项目入选。

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分为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三类。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由用人单位与高校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实施长期系统定向培养(1学年及以上)或短期就业能力培训(1学期或数周),为用人单位输送急需紧缺人才。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由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就业实践实习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帮助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人力资源提升项目由高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定向合作关系,共建人才工作站或专门人才基地,建立紧密的人才供需对接关系。

今后,郑州大学将在教育部指导下,与对接企业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建应用类课程、打造实践实训平台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推动合作项目落实落地,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郑州大学在实施严格防控的同时了解学生需求、听取合理意见,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校园服务,全力解决广大学子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受疫情影响,各个高校、用人单位等多采取线上面试的形式。面对这一情况,郑州大学充分挖掘物理空间潜力,提供面试房间。后勤部门在招待所提供部分房间,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招聘面试房间,各院(系)充分利用会议室、教职工之家、办公室等,供学生预约申请使用。

当疫情叠加毕业、考研、工作时,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预约电话,29位专兼职老师根据预约情况及时和同学们进行沟通和疏导,24小时全天候为同学们提供心理服务;与郑大第一附属医院等3所医院建立有转介与治疗的紧急绿色通道,为严重心理危机学生提供高效、专业、科学的服务。
同时,“郑大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开展“正念情绪调适小课堂”等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课程,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干预,缓解同学们的就业压力、考研压力、调剂压力和防疫压力,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此外,为进一步拓展学校毕业生信息获取渠道,推动毕业生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郑州大学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精细打造的就业桥公益服务于近日正式上线。该服务将帮助毕业生建立多方位的信息获取渠道,推动毕业生实现精准就业。

未来,郑州大学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把就业这项“民生工程”做出高度,作出温度,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彰显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担当。
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官微、郑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光明网、工人日报、河南高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6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