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12月20日,“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小程序上线。在朋友圈,你可能已经见过这张绿色图片,扫码,进入程序,需要药物的人和愿意提供药物的人,就可以看见彼此、守望相助。

小程序上线两天,发布的求助信息超过了一万条,每小时都有超过十万用户进入。

求助者和帮助者们,都讲述了自己亲历的故事。有人说,来取药的小哥,带来了一堆橙子,这是他家里的特产。还有人说,自己给一个奶奶送去了氨溴索,奶奶从兜里掏出了一盒连花清瘟,这是一种“用余热交换炬火”的交流模式,这一天,她帮助了五个人,听到了单日里最多次的感谢。

这个小程序的开发者,是腾讯出行服务团队。他们从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洞察到了需求,想把这个小程序做得尽量便利、尽量安全。这也不是这个团队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在2020年疫情初期,他们就做过出行政策查询小程序;在2021年郑州暴雨时,他们做过互助程序;在2022年深圳疫情、交通停摆时,他们做过拼车小程序。洞察需求,帮助用户,是一种本能。

昨天,边码故事采访了该团队主要成员,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作者|恩宁

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做“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小程序”,对我们来说,是对社会需求的一个回应。
大概是在上周,疫情开始慢慢起来了,我就发现了两件事:一方面大家对药有需求,药确实是短缺的;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有人发朋友圈记录自己感染的过程,就像张朝阳发朋友圈说,他一共才用了两颗布洛芬,他想把剩余的布洛芬全部分给他的同事。


同样的,在腾讯内部的BBS上,我也看到大量的同事在求药,尤其是类似小朋友的布洛芬悬液。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对这种感受非常能理解——你作为父亲,看着小朋友,或者作为子女,看着父母,这一老一小,生病的时候没有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所以在上周,我自己做了一件事——我在10月份屯了三盒布洛芬,是为全家7口人准备的,但觉得我家里应该用不完,就把多余的药分给了我的同事。

分完之后,我又在想,我能干这个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更加产品化地去做、让更多人来分享呢?这个小产品的想法就出现了。

这不是一时兴起。在腾讯内部,出行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公共性质的、民生类的业务,所以我们本身也会更关注用户的公共需求。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在疫情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不管是封控状态,还是放开的情况下,用户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这其中也有大的政策背景,就在这两天,包括人民日报、广东省共青团、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等机构都在发布消息,鼓励市民互助。官方传递全民互助的倡议,也意味着传统的解决方法已经不再有效,希望全民能够一起共克时艰。那比起大家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求助,在微博上、公众号、社群上……互助是当下不得不的选择,我们可以把它标准化、解决一些互助带来的风险问题,是不是更好?

在上周五半夜,或者说上周六凌晨,我们就开工了,开始投入资源做这个事情,一共花了三四天时间。这个产品做起来不算很难,我们之前有技术基础,最初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两个研发人员。但因为现在关注比较大,现在在加大力量去做迭代,有十来个同事一起在做。

最初的版本,我们是发在了公司的BBS,想内部测试一下,让公司同事们先内部互助。小程序有标准的模板,发布的时候更容易,找起来也更简单,比起去BBS上找一个帖子,好像更简单。

但没想到,很快,小程序就流传出去了,而且社会的需求远比我们想象中大,我们就赶紧做了一些迭代。它就从同事内部互助的一个产品,变成了面向社会、有一定标准化和安全风控能力的产品。

从今天早上开始,现在每小时起码有超过十万个用户进来看,求助的帖子也超过了一万条,是一个井喷的情况。

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在设计这个小程序的时候,我们希望它是克制的、安全的,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思考。

首先就是实名制,求助和想提供帮助的人,都需要实名。其次,我们正在迭代的,就是虚拟号。你不需要留自己的真实号码,就跟各种互联网平台一样(比如外卖、网约车),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你们互相拨打的都是虚拟号,但这个过程结束之后,你的号码也不会流传出去。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希望这个小程序,能真正帮助到有需求的人,不希望用户盲目扩大需求。我们限制了药品清单,只有这次各地卫健委推荐的抗疫家庭常备药,超出了这个清单的不可选。药品是一种比较敏感的东西,我们希望它会更安全。

再延伸一点就是,我们也不希望有人囤药,比如可能会有药贩子出现,或者有人很焦虑,想囤一整盒布洛芬,对不起,我们不是很鼓励这样的行为。所以对布洛芬,我们限制了,只能求助四颗。因为这些药贩子不太可能去买散药,没人买也没人敢信任。这可能也规避了一些风险。

接下来我们也在继续更新,希望把功能做得更完善。

包括更新用户状态(编者注:目前已实现),因为现在我们知道信息撮合出去了,但是到底有没有撮合成功,我们不知道。我们会提醒用户,在得到帮助之后,更新状态,避免重复地去做这件事,或者重复有人联系。

但还有一些问题,我比较担心,也有一些人提出了担忧——比如,如果陌生人分享的药过期了,甚至吃出问题了,怎么办?我们也在想办法,怎么尽力避免这种负面效应。

在我们的观念里,这不是一个商业化的产品,是公益产品。这种产品的边界感很重要,我们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但同时也希望,这种互助更有效率、也更安全。

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在小程序上线之后,也有很多机构来联系。像顺丰同城这样的配送公司,还有一些医疗公司、还有地方卫健委,也愿意参与到整个互助中来。接下来一周,我们也会跟这些机构,进行一些兜底资源的合作。公益这件事,需要大家有参与感,这样力量也会更大一些。

另外我们还会做的事情是,去核实一些更紧急的信息的真实性,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那些人。

快对小程序入口,快对小程序入口不用下载?

在这次小程序上线之后,我也帮助了两个人。

其中有一个人家里有七口人,我们联系上的时候,他特别慌——他家一颗药都没有,但是他已经开始发烧了。他觉得自己再辛苦也没什么,但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他非常担心传染给他们,觉得怎么都要有几颗备用的。我想我就帮他一下吧。

我们都住在广州,但是相隔有20公里,他是自己开车到了我家,我下班之后就把药放在了小区保安室里,跟保安室讲了,有这么一个人,他会来拿药。昨天晚上他取走了,微信上跟我说了很多感谢的话。他只要四颗,我给了他八颗,他就说,如果有多的药,他要去送给别人。

还有一个人,是帮他独居的朋友求药。他这个朋友发烧好几天,没有药,也没有人照顾,我最后是用闪送给他送过去了,他需要四颗,我给了八颗。

在我们后台,也可以看到特别多用户的反馈。我印象很深,有人说,这么冷的天,有个小哥骑车十公里,给ta送了四颗布洛芬,ta特别感谢,本来一定要给小哥塞一些土特产,但是这个小哥不要,送完药就跑了。这个被帮助的人,就到我们后台来留言,想感谢他。这种信息特别多。

其实对我们团队来说,做这样的互助小程序,不是第一次了,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会很关注用户的公共需求。

我们第一次做类似的产品,是在2020年2月。疫情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出行防疫政策查询”的小程序,那些要回家过年的人,可以查询从A地到B地的防疫政策(是否需要核酸、需要隔离等等)。当时的大背景是,虽然国家有指导建议,但各地防疫政策并不明朗,当时团队就联动了腾讯新闻、各家媒体及各地的卫健委,收集了第一手的信息,实现了这个功能。

这也是个闪电上马的项目,我们发现这个需求,很快就开始做了。这个产品当时还挺火的,但后来随着国务院有了官方小程序之后,我们这个产品也就告一段落了。

第二个类似的产品,是在2021年的郑州暴雨,当时我们发现有大量居民在呼救,但是都在微博或者互助文档里,这种效率是很低的,一是没有地址和定位,消息太多难以筛选;二是互助文档只能填字,大家家里都进水了,要打开一个文档上报,这种体验很奇怪。

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个小程序,大家接力工作,14个小时,小程序就上线了。最后小程序一共收集到了29000多条求助信息,给到了救援的团队,帮助了很多人。

就在今年,我们还在腾讯内部做过一个拼车小程序。当时深圳出现疫情,公共交通停摆,很多人上班非常不方便,大家就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做了一个小程序。小程序上线一个月,一共有6000多人访问过,创建了1600多次行程,也帮助到了一些人,我自己也做了好多次拼车司机。

以上这些产品,其实都可以利用我们的技术,基于地理位置来互助,比起文字描述,它信息的准确度、便利性一定是更高的。

对我们来说,这些产品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对我们的KPI有太多促进,但是每一次做了,看到了小程序背后的人,听到源源不断的用户反馈,解决大家的困难,没有什么奖励能比这些更鼓舞人,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科技向善”。

接下来,我们也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不管是安全、信息过滤还是更高效的对接,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的技术能力,把这个小程序做得更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21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