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山海经》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雷神

注解
海内东经:
《海内东经》主要记载了中国东部河北至浙江一带的山川河流分布情况。
白话文:
雷泽中住着一位雷神,它?长着龙一样的身子、人一样的脑袋,只要拍一下自己的腹部,就会发出打雷声。雷泽位于吴地的西边。
注释:
- 雷泽:古泽名。
- 鼓:敲击。
- 吴:一说今太湖。
雷神:
- 清代,文人骚客眼中的雷神
【清·汪绂】,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立雪斋印本《山海经存》和【清·吴任臣】,近文堂图本《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雷神人面龙身,王版的雷神更为健硕,国字脸且尾巴有毛絮;吴版的雷神一副瓜子脸,身段相对消瘦且尾巴光秃。

清·雷神
- 雷神,幸运又不堪的命运
传说雷神在结婚前,无恶不作,经常“敲打自己的肚皮,顷刻雷雨交加,祸及人间”,以此来填补不愉快的心情。最遭罪的就是华胥国人,他们住在雷泽两侧。
婚后的雷神,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妻子正能量的影响下,雷神成了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保护神。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当天,蚩尤驱使毒虫猛兽,黄帝被打得够呛。紧在急情况下,大臣告诉他,用一面军鼓来震慑对方,鼓锤需要用雷神的肋骨,鼓面需要用夔(kuí)的皮,这样的鼓敲打起来能够发出巨大的响声。
雷神,自从失去了肋骨,从此就一蹶不振。

- 古往今来的雷神形象
我们最早认识的雷神,应该是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鸟面人身的雷震子。

雷震子
上古时期,雷神的形象是“人面龙身”。
明清时期,才被统一成?“鸟面人身?”的?模样?。在这期间,雷神?被?认为?是?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 雷神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前边我们?提到?雷泽?的?两侧?是?华胥?国?,而?华胥国?是?伏羲?母亲的?国家??,?雷神?最可能?出现在?伏羲?时期?。
在这个时期?的?人类?,对大自然了解?甚微?,常常?把?自然?现象?及?动物??封为?崇拜?的?对象?,比如?:?“蛇?”(伏羲?、女娲?身体?的?下半截?就是蛇?)、龙(伏羲?的?部落?图腾?)?。
雷神?的?崇拜?,是?出于??对?雷电的?崇拜?。上古?先民?对?“电闪雷鸣?”带来?的?惊悚??场面?,并不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判断??,出于?对大自然?知之甚少?,?如果?电死几个人?,雷电?的?现象?更可能被理解成?“天神?发怒?”。
因此?对?雷电?的?敬畏?,进而?演变成?一种?人?和??龙?结合?的?雷神?形象??。

雷神在吴地的西边: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吴地在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太湖一带。
综上,雷神在吴地的西边,雷神的理论位置在今天无锡一带。

海内四经·海内东经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海内北经——与昆仑仙境齐名的天上人间。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20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