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视频(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英文)

在现代社会中,社交网络将人们连接在一起,其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伴随着社交网络的诞生,诽谤中伤等网络暴力现象也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时,社交网络还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造成社交网络疲劳。那么,人们应该如何面对社交网络呢?从心理学上来说就非常明白了。

在日常生活中,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服务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交网络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其具有满足人类需求的功能。

社交网络帮助我们“自我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把人类“自我实现”5个阶段的需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提出了“需求的5个层次”。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 有满足食欲的生理需求以及期待和家人朋友构建充实人际关系的归属和爱的需求等。只有满足了低级别的需求才会产生更高级别的需求。

我们根据马斯洛的学说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社交网络能满足人的需求。社交网络的特征之一是能和他人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与老朋友分享近况,或与有共同兴趣的人在网络上交友,这是社交网络的最大特征。这个特征在需求的5个层次中属于满足自下而上的第3个“归属和爱的需求”。

自己发布的照片或文章如果得到了很多点赞,就可以满足更上一层的“尊重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人为了“自我实现”而每天查看自己关注的人有没有发布新的内容。

反过来,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反作用。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的反作用就是社交网络中“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之一。

不安和不满有可能是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暴力指“个人的言行在网络上遭遇大量批判和诽谤中伤的状态”。相关资料显示,在日本,一年内网络暴力的发生数量从2011年的341件增加到了2015年的1002件。这主要是由于2011年以后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开始普及。

在网络暴力中,诽谤中伤这样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攻击”。人为什么会攻击他人呢?解释攻击他人行为的理论之一是“替罪羊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无法消除自身的不安或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把看起来容易攻击的他人选为“替罪羊”(牺牲品)进行攻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各种不安和不满情绪。有时这种情绪得不到消除就会在心底堆积。这时,如果看到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发言就会把发言人当成替罪羊在社交网络上进行攻击。网络暴力可以说是这种攻击或批判发生连锁反应,不断发酵,最终规模扩大的状态。

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安和不满情绪,带着这些情绪生活是非常痛苦的。因此,人会把这样的负面情绪投射给他人,通过攻击他人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和不满。

不满和契机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攻击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有关替罪羊现象的心理学实验。此项实验及结果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佩德森于2000年发表。

首先,佩德森让64名大学生把随机排列的英文字母还原成正确的单词(例如把tophhapogr还原成photograph)。一共有15道题,学生们需要在5分钟内尽量完成更多的题目。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为“有怒气”组,答题时在耳边播放嘈杂的音乐,并且提高问题难度。答题完毕后考官(实验策划人)会故意对测试者的成绩进行否定,例如说“达不到平均分”“需要重考,不过这是浪费时间”等刺激性的话语。

相反,“无怒气”组回答时会播放舒缓的音乐,并降低问题难度。答题完毕后考官会对测试者说成绩“达到了平均值”。

接下来,让两组学生再回答15道第二组问题(综合知识问答)。答题时在学生面前放置电视机,由电视机里的女性助手读题。

这时,把每一组学生再分为两组,分别为“有刺激”组和“无刺激”组。也就是说,现在学生被分为了4组,分别为“有怒气、有刺激”“有怒气、无刺激”“无怒气、有刺激”和“无怒气、无刺激”。这里的“刺激”是指故意让学生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在有刺激的条件下,电视中的女助手在读题时读得非常快,让人难以听清楚,并且屡屡读错题号。答题完毕后考官对学生宣告成绩未达到平均值。

而在无刺激的条件下,女助手缓慢地读题,并且不会读错。答题完毕后考官对学生宣告成绩达到了平均值。

最后,让各组学生对女助手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下图中方柱状图所示。纵轴的数值越大表示对女助手的评价越差,大于零为差评,小于零为好评。

从这个柱状图可以看出,只有“有怒气、有刺激”的一组对女助手是差评。这个差评可以看作是学生对女助手的“攻击”。“无怒气、有刺激”一组和“有怒气、无刺激”一组的评价并不差。

当需求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攻击

让我们来试着解释一下实验的结果。首先,在同样有刺激的条件下,只有事先有怒气的一组进行了攻击。也就是说,人的攻击性会随着愤怒和不满而升高。这种理论称为“挫折攻击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多拉德(John Dollard,1900~1980)和尼尔·米勒(Neal Miller,1909~2002)提出。

从“有怒气、无刺激”组没有产生攻击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容易攻击的他人(替罪羊)就不会产生攻击。在这个实验中,不能对难题或刺耳的音乐进行攻击,也不能对作为考官的权威人士进行攻击,因而会把不直接接触的电视机中的女助手作为替罪羊。

原本人们会攻击阻碍自己需求得到满足的事物,但如果不能,就会攻击替罪羊。并且,除了像怒气这样由外界刺激产生的情绪,人在无意识中具有的欲望和自卑感也会成为替罪羊现象产生的原因。人会本能地有意逃避自身的不愉快情绪。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压抑机制”。把被压抑的负面情绪投射到替罪羊身上进行攻击,就是试图让自己与心中的这种情绪划清界限。例如,越是指责他人吝啬的人,越有可能自己心中就隐藏着对金钱的强烈执念。

社交网络上更容易找到替罪羊

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信息,很大概率会遇到让自己不愉快的信息。因此,也可以说在社交网络上很容易找到替罪羊,并且很容易产生替罪羊现象。

另外,社交网络还具有“匿名性”,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进行发言,这也使替罪羊现象更容易产生。“心理学实验证明,匿名会让人感觉个人的责任变弱,容易增加人的攻击性。正常情况下,人们会由于罪恶感和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但匿名会使伦理的‘屏障’变得无效。”绵村博士说道。

根据佩德森的实验,需求得不到满足和有刺激这两点,只要不同时具备就不会产生攻击行为。如果是这样,为了避免发生“网络暴力”,我们能做的就是不积累不满的情绪,或是尽量少接触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信息。

社交网络上也容易产生群体之间的纷争

社交网络上有时会因为对政治或社会问题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群体之间的意见对立。这种对立的现象并非仅限于社交网络,但社交网络更易于产生这种对立。众所周知,在社交网络上人们会容易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一般大众的想法”。这样就更容易认为对方的想法是错误的,从而引起争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法或兴趣类似的人总会相互吸引,社交网络上的“粉丝”“好友”等便是由此而来。并且,有的社交网络还会自动推送与自己有共同兴趣或共同好友的人。

这样一来,当我们浏览社交网络时就会只看到和自己意见相近的信息。因此就容易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一般大众的想法。这种现象就像是自己的声音在房间里不断回响一样,因此被称为“回声室效应”。

下图表示了某社交网站上对政治持保守意见的账户(红球)和持激进意见的账户(蓝球)在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情况。这是分析了关于美国政治的25万条内容后作出的结果,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的人越多,圆球的距离越近。可以看出,具有相同意见的用户之间有信息的往来,而具有不同意见的用户之间几乎没有信息的往来。

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多数派的“回声室效应”

图像是对某社交网站上25万条关于美国政治的内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示了对政治持有“保守”和“激进”两种不同意见的人在社交网络上的关联。红球代表保守,蓝球代表激进,实线表示信息的交流。对共同问题进行交流的人越多,球之间的距离越近。可以看出,根据意见不同,人群明显分成了两组,只有持相同意见的人之间相互有信息的交流。

和志趣相投的人容易建立起连接是社交网络的优势。但人有一种心理,会把“伙伴”(心理学中称为内部群体)以外的人一概视作“敌人”(外部群体)。于是,当看到和自己意见相似的伙伴遭到反驳或责难时就会为了伙伴而产生攻击心理,导致群体之间的对立。试图帮助伙伴这种优待内部群体的心理称为“群体自我偏爱”。社交网络容易形成伙伴关系,但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

我们在了解了这些社交网络中的心理机制后,从渠道获取信息时就要格外注意。

点赞既是“毒药”也是“良药”

社交网络有给他人发布的内容“点赞”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对发布内容进行评论,和发布者进行直接交流。在社交网络上期待自己发布的内容获得更多的“点赞”,是一种期待被他人或社会认可的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不希望别人觉得自己不好”的需求(回避否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希望别人觉得自己好”的需求(获得赞赏的需求)。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这种需求往往会更倾向于某一个方面,使人呈现出不同的类型。更倾向前者的类型对于自己发布的内容易产生类似于“这样写行不行啊”的烦恼,或是得到点赞较少的话就会越来越觉得“不应该那么写”,并由此产生倦怠。

而更倾向后者的人则更热衷于获得点赞或粉丝数量的增加,会积极在社交网络上发言。

但过分期待点赞也是一个问题。和摄取酒精或烟草一样,获得点赞后,大脑中的奖赏系统神经回路开始起作用。奖赏系统是使人产生快感的神经回路。一旦点赞和快感产生了关联,就会期待再次获得点赞。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和酒精或烟草成瘾一样,同样可能产生“点赞依赖症”的状态。

在使用社交网络时还要注意一点,能否获得点赞,不完全取决于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人的态度。无论怎样,在自己感到愉悦的范围内使用社交网络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在网络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6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