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一天,正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孙存良,突然接到了一个带着挑衅口吻的电话。
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孙存良自然是怒不可遏地对着电话吼道:
“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借!”
啪!
孙存良果断地挂上了电话,但怒意并没有就此消失。
回家之后,他又写了整整四页的举报信…这已经不知道是孙存良第几次写举报信了。
这个打来电话的人要借的不是别的,而是孙存良的身份证。

孙存良
对方为何要借孙存良的身份证?
因为对方顶替孙存良教师身份和编制二十余年,如今将要退休,借用孙存良的身份证当然是要冒领退休金。
对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敢公然顶替孙存良的编制二十余年,还要冒领他的退休工资?
孙存良当初为何心甘情愿让对方顶替自己?
那么,孙存良是否能够维权成功?
从老师到农民
1957年,孙存良出生在河南商丘孙楼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思想开明、且深爱着孩子的父亲。
父亲希望孙存良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而孙存良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1977年,孙楼村要建立一所新的小学,村支书一时不知道去哪里寻找老师,毕竟,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在村里简直是凤毛麟角。
后来,村支书听说孙存良刚好读过高中,肚子里有一些墨水,便让孙存良在学校当起了小学老师。
做老师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是个十分体面的工作,孙存良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便立刻答应。

当时孙存良也只有二十岁,由于村小学条件简陋,给老师配的教辅资料不多,而孙存良手里只有语文、数学和劳动三本课本。
孙存良就连晚上也不闲着,还要跑到生产队里扫盲,教完孩子教大人。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存良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投入了这所小学,不论是孩子们还是家长大人,听到孙存良的名字都衷心称赞,更有许多别村的孩子慕名而来。

有了这么好的名声,孙存良的终生大事自然也好办了很多,许多家长高高兴兴地把自己认识的姑娘介绍给他。
终于在1980年,他和同村一个叫做吴桂芳的姑娘结婚了。
和孙存良不一样的是,吴桂芳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但是妻子踏实勤劳。
孙存良教书,她种地,两个人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从1984年到1991年,两个人一共生了四个孩子,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好景不长,1992年的一天,校长突然把孙存良叫到了学校,说他已经被开除了,下午就赶紧离开,以后他再也不是村小学的老师了。

孙存良虽然难过,可是他想了想,难道自己身为国家公职人员,一连生了四个孩子,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难道自己是因为超生被学校开除的?
孙存良越想越觉得后怕,也不敢问领导真实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也就接受了“被开除”的现实。
家里有六口人等着养活,孙存良哪里忍心看着妻子吴桂芳每天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地辛苦劳作,以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人呢。
既然不能教书书,干脆下地干活!
就这样,孙存良从一个老师变成了农民,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又选择了进城务工。

时光一天一天地流逝,2000年,孙存良的小儿子放学后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学校张贴出来的教师工资表里,还有孙存良的名字。
维权路太难
孙存良最开始不敢相信,后几经确认,学校布告栏上贴出来的教师工资表,的确有孙存良的名字。
对于孙存良来说,这是比被开除还要让他痛苦的消息。
毕竟,孙存良被开除之后,孙家一落千丈。
大女儿为了生活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用挣来的工资给弟弟妹妹们交上学费。
即使如此,二女儿连小学都没念完,三年级就辍学开始在家种地。而孙存良常年在外打工,也落下一身病痛;村里的一户户人家日子越来越好,可孙家却过得越来越穷…

他也疑惑过,超生罚款他早交过了从来没逃避过责任,为什么村小学还一定要开除他?
就算开除,为什么当初连一张白底黑字的公告都没有?
正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村里来了消息,要所有的教师都到乡政府填一份表格,好管理他们的工资。
孙存良想,如果自己带上身份证去一趟乡政府,填上一份表格,是不是就能拿回自己的编制了?
可他到乡政府填完表格回家后没多久,村小学的会计孙卫星就来到了孙存良的家里,求他千万不能上交表格,因为顶替孙存良的正是孙卫星的小舅子南纪成。
若孙存良交上这张表,简直就是断了南纪成财路、不给南纪成活路!
孙存良怎么可能同意,于是两个人一路吵到学校,直到孙卫星狠狠把五千块钱扔到孙存良面前,并威胁孙存良以后再也不要出现在学校。
孙存良一晚上没睡,那五千块他一分都没动,他只觉得一花这钱,自己就理亏了。

可第二天,他填好的表格还是没人收。
后来,孙存良带着五千块钱跑了好几次县纪委,可不管他怎么举报都没人搭理。
而反观南纪成,依然在学校里顶替着孙存良的工作,领着孙存良的工资。
孙存良咽不下这口气,即使是外出打工的时候,他也不忘继续举报。
就这样,他在打工的间隙,写了一封一封举报信,不惜花费了九年时间进行举报。
期间,孙卫星也找过他很多次,孙存良都没有妥协的意思。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仿佛无望的举报终于迎来了一次曙光。
2010年,孙存良再一次向虞城县纪委和教体委递交了举报信,可这次,他第一次收到了回信。
可正当孙存良想要一鼓作气夺回自己的一切时,躲在孙卫星背后的南纪成出手了。
他让自己年逾七旬的父亲跑到孙存良家里大吵大闹,就算孙存良报了警也不肯罢休。
此后,南纪成的父母动不动就跑到孙存良家里大骂;南纪成也不甘于人后,半夜砸门、泼油漆、撞门,可谓是花样百出。

孙存良看南纪成的父母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好和对方计较,如果老人的心脏病一旦发作,自己本就清贫的家里会更加雪上加霜。
因此,孙家人只好搬到孙存良的妹妹家里暂住。
2010年底,不堪其辱的孙存良只好接受南纪成的条件。
但南纪成却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只要孙存良不再举报,自己就不再继续骚扰孙家,还会每个月给孙存良350元钱。
当时,350元也远远不够一家人生活,甚至连孙存良一个人的吃饭钱都不够。
为了谋生,孙存良只能继续外出打工,并暂时把这口气咽进肚子里去。
而南纪成继续高高兴兴、舒舒服服地在小学里教书,享受着自己“争取”来的一切…

孙存良信访留下的车票
转眼,七年时间过去了…
2017年的某天,已经六十岁的孙存良在江苏无锡工地上干活时,接到了南纪成的电话,对方仍然不改嚣张的态度:
“借我你的身份证,我要办退休手续了。”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孙存良,凭借关系莫名顶替自己身份的南纪成,凭什么可以早早地退休享受人生,而自己就活该在工地上劳累一辈子吗?
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孙存良怒不可遏地对电话另一头的南纪成喊道:
“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借!”
可南纪成不知道怎么打通了关节,虽然没有身份证,但还是办理了退休手续。
之后,南纪成连每个月350元的费用,都不愿意再为孙存良付出了。
而孙存良不仅没有退休金,连原本该有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也全都没有。

孙存良的举报信
绝望又愤怒的孙存良再一次开始了自己的举报之路,他回到商丘,准备再一次递交举报资料。
这次,他为了防止孙卫星和南纪成再一次阻碍自己,便提前找到了媒体。
之后,虞城县纪委决定取消南纪成以孙存良名义办理的退休金;公安局又对南纪成多年冒领他人身份的行为,做出了罚款一千元的决定。
一千块怎么可能弥补孙存良这么多年来的苦闷委屈?
孙存良决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他把县教育局告上法庭,要求恢复自己的名誉、补发自己的工资、恢复自己的退休待遇。
可无论怎么努力,得到的依然是“孙存良已经因为超生被开除”的结论,连退休金都因为参保记录重复而拿不到手。

直到2020年,他想到了要去信访,就在坐上通往无锡的火车的第二天,他接到了镇政府来的电话,对方问他想要多少钱。
一听是镇政府打来的电话,孙存良不敢直接答应,于是便说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直到两个月以后,他回家收割麦子的时候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拿钱了事。
孙存良算了算教师该领到的退休工资,决定提出四十万元的索赔要求,为此,他还专门起草了协议。
可直到过年,孙存良连一分钱也没拿到,当他再次来到郑州市信访局,得到的却还是“案子已经结了,相关责任人也已经都被处理”的消息。

孙存良不满意,因为他什么也没得到,就连那些处理结果,都没一个人告诉他。
他跑前跑后去县教育局讨要说法,毫不夸张地说,就连门卫都认得孙存良了。
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归,孙存良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有遗憾的结局
从教育局回来后,孙存良再也没了继续抗争的力气。镇长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到底想要多少钱。
和家人商量后,他说要六十万,此后不再起诉。

孙存良和南纪成的协议
这次,为了保证自己能拿到钱,他还特意找律师帮忙起草了一份协议。
可就算有了协议,孙存良心里还是没底,他怕自己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也怕拿了钱以后得罪“大人物”。
直到2021年3月5日,镇政府终于决定,给予孙存良10万元的精神损失赔偿和50万元的生活补助费,共计60万元。
5天后,双方签订了协议。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了,可孙存良心里却还是解不开那个结,他想要南纪成给自己道歉,也想要恢复名誉。
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拿了这60万,只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虞城县体育教育局的通报
60万到账那天,孙家难得炖了一大锅鸡肉,孙存良的女儿想要放一挂鞭炮庆祝,但孙存良却制止了她,说:“显得跟咱赢了一样,人家面子挂不住。”
饭桌上,女儿劝告孙存良,既然家里已经有了不少钱,又何必再去辛苦打工。
可孙存良早和工友约好了第二天前往无锡。
最终,孙存良还是坐上了通往工地的火车,继续他早已经习惯了的辛苦的打工生活。

孙存良的小儿子孙艳收因为此事,最终选择了学习法律,他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他对媒体表示:“这件案子到这里还有不少地方不清不楚,我国将冒名顶替的行为写入了刑法,那么是不是要追究这几位主犯的刑事责任?南纪成没有教师资格证,怎么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还有顶替领取工资、退休金,属于非法获取政府资金,我们也有权要求彻查。”
正如孙艳收所说,孙存良所得到的不过是一个仍有巨大缺憾的结局,60万元也许能改善他的生活,可孙存良从44岁开始讨说法,一直到64岁,这二十年波折辛苦,难得也能用这60万元填平吗?
结语
直到如今,南纪成依然没有道歉。
正所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南纪成这样的人顶替孙存良人生多年,毫无愧疚悔意;可孙存良这样善良朴实的人,却在漫长的斗争中耗尽了大半个人生…
我们所能希望的,也只有随着法制的进步,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而如孙存良这样的利益受损者,也能如他们所愿:迟来的公道早日到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