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选哪个美女陪着过夜?这对晋武帝司马炎来说,是个难题。
刚称帝那会儿,严令全国禁止婚嫁——放开那个女孩,让皇帝先上——派宦官各地猎艳,后宫填得满满的。后来灭了东吴,魏蜀吴三分归晋,又有几千江南佳丽,排着队来取经。
人太多,皇帝也挑花眼了,索性每天晚上坐上羊车,在三宫六院游荡,“喜羊羊”停在谁家门口,今晚的雨露就洒给谁。
晋武帝羊车望幸


据《晋书》记载,有嫔妃就在门口插上竹枝,再洒上盐水,羊就喜欢这个味儿,过来不走了,俯身舔吃不停,车里的皇帝也就留下来,到夜里,做着类似的动作。
可惜,作为男人,司马炎幸福的烦恼没传给儿子,他给太子司马衷,选了个“土肥圆”做皇后,不但如此,太子妃贾南风还皮肤黝黑,性格也很作。
具体说来,就是犯嫉妒,她甚至把司马衷临幸过,因此怀了孕的女人,打到流产。
就这?
上宫斗剧能活过三集吗?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就成了那个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
很难说,这个傻小子是不是受虐狂,但作为一个性格懦弱、智力也有问题,却还要担负治国理政巨大责任的人,他身边还真需要那么一位性格强势、杀伐决断,而且绝对信得过的帮手。
再加上贾南风背后强大的功臣外戚势力,所以尽管当年老爹动过换儿媳妇的念头,最后也只好作罢。
性格决定命运,后来正是贾南风引发了一场断续16年的“八王之乱”,此后四方蛮族趁虚而入,“五胡乱华”几乎使中华文明改变了颜色。
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的起因,就是司马炎的一场狗血的婆媳争斗家庭伦理剧。
强势儿媳妇贾南风想专权做“贾母”,但此时的朝政,却被婆婆家的外戚,也就是皇帝的嫡母杨太后他们家把着。
这儿多说一句,嫡母未必是生母,当时皇帝的生母已经去世,当朝太后是前任皇后的堂妹,所以按老百姓的说法,皇帝本该叫她一声“姨妈”。
既然如此,儿媳妇也就更加不客气了。
于是贾南风招来司马家的一帮小叔子、堂小叔子、堂叔、叔祖……帮打群架。然而贾南风没有“贾母”的手腕,虽然把婆婆家掀翻了,可请神容易送神难,自己也让小叔子逼死,江山就被司马家小叔子们互相杀伐祸害,冲得七零八落。

八王之乱谱系图
对此,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肖能在他的《又见干戈暗洛阳》中评价:
国家应有的开放性和公共性,
与权力的封闭性和专断性之间的矛盾,
推动着悲剧的形成。
这个社会还要踽踽独行,
经历无尽的曲折,
才能够最终消退自己身上的这种荒谬性而获得蜕变……
所以肖能的这本《又见干戈暗洛阳》,副标题就叫做《“八王之乱”的历史教训》,就是专门写“历史教训”,帮后人找“答案”的书。
西晋首都失陷
马克·吐温曾说过:
历史并不重复,
但总在押韵。
所以,虽然历史的教训各不相同,但后人,却总是变着花样,在重蹈覆辙。
错在哪儿?
后人读史,总嘲笑司马衷弱智,但扪心自问,作为一个男人,“我”就那么聪明,能搞定婆媳内斗吗?看看《又见干戈暗洛阳》的情节发展,变乱之前,又有什么契机,能阻止“我媳妇”贾南风搞事情?
还有“官二代”司马炎,今天看来,他可能是史上最容易的开国皇帝,不该和大一统唱反调,分封宗室,给兵给地又给权,酿成“八王之乱”的祸根。
曹丕迫害曹植
但假如换到我身上,刚接手一个新部门,明知道上届领导的错处——曹魏严防死守宗室势力,以致司马家篡位时,曹家没个顶用的保家卫国——我能不往反方向纠偏吗?不然怎么开展工作?
然而矫枉过了正,又怎么办?
儿子不给力,必须给他提前布局,留下悍媳贾南风,又到底是昏招还是不得已?
《又见干戈暗洛阳》也许能给答案,至少,看个反面教材,反思一下也是极好的。

这本书是市面上少有的,全景展示、深度剖析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读物,获得了鲍鹏山、郦波等学术大咖联袂推荐,行文流畅,就像老伙计给你聊天讲故事,根本不担心读不进去;观点又很新颖深刻,很多地方令人耳目一新,拿出去在饭局牌局上侃一侃,也是很有“范儿”的。
快放年假了,抽出一个闲暇的下午,看一个王朝的兴衰,今年的“知识充电”任务,也算跨进一大步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6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