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的市场行情,虽然影响了各地生姜种植者的积极性,但却阻挡不住生姜的种植进度。
眼下已进3月份,各种模式的生姜也即将迎来播种,生姜播种这一环节,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因工作量大、环节多、外界气候环境不稳等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很多生姜种植者在播种期间心烦意乱,着急上火。

姜芽一旦进入地里,面临的不确定性将更多,很多情况都是我们无法干涉和改变的,但这对苗期的长势及最终的产量又有着巨大影响。所以,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播种前掌握标准种植方案要求,严格执行标准操作,把种植风险降到最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
为了帮助广大生姜种植者明确播种阶段的标准操作,本文特梳理生姜播种阶段的关键节点标准化操作及注意事项,来帮助大家规避播种阶段的风险。
对于不同的生姜栽培模式,前后顺序可能会有差异,但是其标准化操作基本一致。

播种前,严把两道关
整地结束后,生姜播种前,有两件事一定要做好、做到位,那就是:沟施基肥,姜芽分级。
一、沟施基肥
一方面,为了防止生姜苗期营养供应不足、各类病虫害发生,另一方面,也为了创造适宜生姜根系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但是在基肥(肥料与部分农药)的选择上,特别是肥料的选择、用法、用量等问题上,很多生姜种植者仍然存在不明确、跟风、凭经验、按老习惯的认知误区。
沟施基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期为大家详细分享。

二、姜芽分级(拣芽)
姜芽分级(拣芽)是生姜播种前必经的步骤之一。一方面能够再次精选姜芽,将有问题的姜块剔除;另一方面将壮芽、弱芽分开,便于后期精准管理,也能够为苗期出齐苗奠定基础。
2.1 剔除问题姜芽
姜种质量的好坏对生姜苗期长势、后期产量影响巨大。精选姜种虽然费时费工,但想要后期取得一个可观的产量,这一步最好不要省略。

精选姜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姜芽出现黑头、黑心、裂口、腐烂等情况时,坚决不用。
姜芽出现以上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催芽阶段温湿度设置不合理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姜块本身带病菌导致。不管是何种原因,出现上述现象时,一定要剔除。
2)姜块皱缩、长毛、霉变、渗水、腐烂等情况时,坚决不用。
导致姜块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生姜存储过程中温度不合理,导致“闷姜”;二是催芽过程中温湿度不合理;三是姜块收获时已经带菌,催芽过程中温湿度合适,导致病菌繁殖扩散。

3)出水根、姜芽瘦长的姜种,尽量不用。
由于催芽过程中,姜堆温湿度变化大、不均匀等原因,总会导致姜芽瘦长、出水根等问题的发生。如果姜种量允许的情况下,这样的姜种尽量不用。如果姜种不够,必须播种时,要把出水根的、姜芽瘦长的姜种挑出来,分开定植。
2.2 区分壮芽、弱芽
除了需要剔除问题姜芽之外,拣芽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姜芽的大小、健壮程度等指标,将姜芽分为不同等级。
壮芽:芽长1-1.5厘米,芽基部直径1厘米左右,姜芽圆钝,芽基部出现根基,但是无可见根系。
弱芽:芽长小于1厘米或大于1.5厘米,姜芽瘦长,出现水根。
姜芽分级之后,优先播种壮芽,对于过小的姜芽,可再次进入催芽设施进行催芽。若是姜种量允许,出现水根、姜芽瘦长的姜种可舍弃不用,若姜种量不足,此部分姜芽需要单独播种,后期加强管理。

摆种——姜芽到底朝哪?
每年播种的时候,总会有种植者问:“东西方向的地,南北方向的地,姜芽朝哪?”
对于姜芽朝向问题,小编给出建议:不管是南北向,还是东西向,按照姜芽在姜沟中间,顺着姜沟的方向,摆成一条直线。
“合理密植”是标准化方案的核心关键之一。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产量,阿波罗九六三生姜农服团队在生姜上提出了“合理密植”,所以在摆种时,为了给后期生姜预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必须按照姜芽在姜沟中间,顺着姜沟的方向,摆成一条直线。
此外,不管是一米六棵,还是一米七棵,一定是姜芽到姜芽的距离,而不是测量姜块。
喷洒药剂
摆完姜种后,需要喷洒药剂。由于生姜苗期都是在棚内,棚内环境高温高湿,而且很难打药,所以摆种后,一定先喷药再覆土,进一步预防“姜种带菌、苗期发病”的情况。
摆种后,每亩按照963养根素1瓶、嘧菌酯10毫升、氯虫·噻虫嗪(福戈)4克用量,兑30斤水后均匀喷洒在姜种表面。

覆土浇水
喷洒药剂之后,下一步就是覆土。覆土看似简单,但每年由于覆土不合理导致生姜出现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
覆土过深,导致生姜出苗慢、姜片出现“小尾巴”、“底瘦”;覆土过浅,浇完水后,姜芽都露出来,极易受冷害、除草剂药害。
最佳覆土厚度:浇水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如果采用浇大水的方式,覆土时,可厚一点(约4-6cm);如果采用微喷、滴灌,覆土时可适当薄一点(3-4cm)。
覆土之后,便是浇定植水。不管采用何种浇水方式,定植水一定要浇透,并且每亩随水冲施养根素1-2瓶。
打除草剂
定植水下渗之后,按照2桶水/亩的标准,喷洒除草剂。对于六米膜、七米膜,或使用微喷等设备的姜田,浇完定植水后5天内,必须打完除草剂。
除草剂配方:
1、一桶水兑噁草酮60毫升+二甲戊灵100毫升。
2、一桶水兑割地草2袋+二甲戊灵125毫升。

插拱覆膜
采取六米膜、七米膜等栽培模式的生姜,定植时间早、地温低,为了快速提地温,可在棚内再加一层地膜,若条件允许,可增加一米小拱或两米棚。此外,此类设施一定要注意防风,压膜时一定要压实,或者使用防风带进行固定。
两米膜生姜,若播种时间能够按照方案执行,建议选择厚度为04的六米白膜,一副棚膜连续覆盖6沟生姜,以保证前期提温快。两米膜生姜播种时,当天定植、当天浇水、当天覆膜。
本文小结
生姜播种期间,时间紧张,工作繁多。选种、摆种、喷药、覆土、浇水,扣棚,环环相扣,一旦操作不当,都会对生姜苗期长势,乃至后期产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此阶段,一定要严把各个关卡,做好生产检查。
本期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闯荡姜湖,感谢大家支持与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带领大家在姜湖中闯荡出新的天地。
感谢阅读,下期再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