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证书有含金量吗(围棋业余等级证书有用吗)

我建议,文化部应该尽快试点围棋艺术考级制度,以弥补单纯由棋院主持围棋考级的弊端。这样,可以正本清源,恢复围棋作为文化艺术的本来面目;可以充分发挥围棋娱乐身心、修身养性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强化围棋的文化教育作用。

一 现行围棋考级的局限性

现行围棋考级是由棋院主持的,棋院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因此,这种考级制度实际上是把围棋单纯作为体育项目而设立的。但是,围棋既有竞技体育属性,又有文化艺术属性,从根本上说,则是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因此,这种考级制度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而在现实中则存在很大的弊端。

围棋考级,业余体系分两个子系统,分别为级位和段位系统。

级位由各地(省级)棋院或协会负责管理(实际操作会放到市级)

级位系统按水平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业余25级、24…1

段位由中国棋院统一管理(实际操作会放到省级甚至市级)

段位系统按水平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业余1段、2…5段(业余6-8段不是这套体系里的

级位目前有两种分级体系,一种是从25级到1级,一种是从10级到1级,后者少数,上海就是后者之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刚学棋的孩子,在江苏浙江等地是25级,而在上海则为10级。

升级基本规则各地基本相同,采取的是瑞士制 但是升级的具体规则各地就五花八门了,拿两个大家最常去比赛的地区举例:

上海升级规则(胜够规定轮数后升级,无需下完剩余比赛

定级赛 10 5轮胜2

升级赛 10-7 7轮胜3

6-3 7轮胜4

2-1 7轮胜5

附加规则:不通过可以下月继续参加同级别比赛,但不允许跳级考
江苏升级规则(7轮无论胜负,必须赛完)

定级赛 7轮赢7轮定为2

7轮赢6轮定为5

7轮赢5轮定为10

7轮赢4轮定为15

升级赛 2级下次参加升段赛

510等级组各有对应升级赛

但注意,级位是省级之间互不通用的,例如上海不承认上海以外的级位证

段位由中国棋院负责管理,但实际的承办方还是各地棋院,而且,升段规则依然五花八门,在此从略。

由上可见,围棋考级十分繁杂,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不允许跳级考,家长的经济负担也比较沉重。同时,由于升级的依据就是简单的比赛成绩,客观上引导学生一味向竞技方向努力,不太注重围棋的文化内涵,不利于学生素质的真正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棋界有识之士早就对此提出了警告。陈祖德说:“作为兼有艺术与竞技两种性质的围棋,它首要的使命是要给爱好者带来乐趣,同时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现在的情况是相反的:为了冲段,那些围棋少年苦不堪言,失去了童趣,并且最终成了只会下围棋而不会别的,反而素质低下了。我期望未来这种现象能尽快得到改变。”

王汝南也指出:“我不赞成学围棋只想当常昊、古力那样有成就的职业棋手,其实学棋更多的是一种素质教育、一种文化熏陶,是一种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技能。围棋的胜负和感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追求胜负是少数职业棋手的事情,而在学棋和下棋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感悟生活是每一个围棋爱好者都可以得到的,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但是,陈老和王老担心的问题现在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愈加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围棋考级制度本身的缺陷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陈王二老的期望,必须改革当前的围棋考级制度。

二 竞技围棋之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行不通

围棋考级制度的缺陷,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们对围棋的认识不足,只把它当成一种竞技体育类项目。把围棋作为竞技体育项目,淡化了围棋的文化属性,不符合围棋的本来面目,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近年以来,围棋在竞技之路上迅跑,却发现这条路却是越走越窄。昔日风光不再,问题越来越多。

第一, 围棋热急剧降温。

今天,对于年轻人来说,围棋已经不是十分有吸引力的项目了,社会上也已经很难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围棋热了。虽然还有孩子学棋,但他们特别是他们的家长许多都是出于功利目的。

第二, 围棋大师风光不再。

艺术需要大师,大师发展艺术,没有大师的时代是可悲的,大师无所作为的时代更是可悲的。但是在今天这种激烈对抗的竞争体制下,由于比赛时间日程等限制,真正的围棋大师,如聂卫平等,往往不是年轻棋手的对手。围棋界不断涌现新人,出现新的世界冠军,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年代。棋盘上不断制造“棋匠”,而非大师。

第三、棋手生存环境恶劣,素质降低。

由于胜负世界太残酷,年轻人没空学文化。因此,当今棋手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没有系统读完。另外,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也令人担心。棋手的生存环境恶劣,已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从小一路打拼上来,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学习,素质发展不全面,除围棋外,谋生手段不多。而专业棋手的待遇又相差悬殊,收入又极不稳定,真正高居金字塔顶端,能靠围棋过上幸福生活的,则少之又少。

第四、围棋本身走向单调化,魅力降低。

今天,在残酷的比赛压力下,棋手过分注重胜负,下棋太过现实,想象力不足,不敢大胆尝试,任意挥洒,导致现实主义棋风几乎一统天下,精彩棋局难得一见。这些,都使围棋本身的魅力有所下降。

第五、 围棋与文化渐行渐远。

职业棋手从一开始就是争胜负,他们在围棋文化方面不会想很多,职业棋手特别是年轻人,更是直奔胜负,我们很难要求他们对围棋的文化与哲理有多少深刻的认识。因此,围棋与文化已经渐行渐远。围棋一旦与文化完全脱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没有根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和存在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竞技围棋之路更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一, 职业棋手,有严格的人数限制,门槛极高。全国每年冲击职业初段成功者不过数十名,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第二, 即使成为职业棋手,由于职业棋手事业巅峰期极短,本身两极分化又特别严重,导致职业之路并不好走。

第三, 绝大多数成不了职业棋手的孩子,之前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回报。因为他们的走的是竞技之路,学棋不一定带来素质的全面提高,甚至导致素质下降。

三、围棋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艺术

围棋在今日中国,是作为竞技体育的一种,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但从根本上说,围棋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属于文化范畴。

第一, 围棋与中国文化同共始终

传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又有云商钧不善,舜教以围棋。由此可见,远在中国文化萌芽阶段,围棋就已经产生了。围棋产生以后,由于它独特的魅力,为中国各阶层人士所欢迎,特别是文化精英对它厚爱有加。尽管历史上围棋发展有高潮,有低潮,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消灭它,围棋的韧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它与中国文化同呼吸共命运。

第二、 围棋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

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围棋的名称、胜负、传说,都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而三家都与围棋有极深的渊源。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很多都从围棋中汲取智慧。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有许多都涉及到围棋。围棋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第三、 应该充分发掘围棋的文化内涵

围棋自古以来和琴、书、画并称为四大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数千年来,围棋以高雅、智慧、深邃、复杂、微妙的内涵深受知识阶层人士的钟爱。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在它与哲学、数学、文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军事科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围棋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更要充分发掘围棋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四、应该充分发挥围棋的文化教育作用

围棋自一发明就跟教育分不开,传说中的尧造围棋,就是为了教育下一代。下围棋促进对人的发展有很多好处,比如说,提高你的文明修养,因为传统围棋非常注重礼仪,强调尊师重道,公平竞争,心平气和,彬彬有礼。再如,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围棋能培养你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下围棋就要自己思考,没人帮你;培养你专心做事的能力,学会深思熟虑;培养你的抗风险能力,逆境中不焦躁,冷静地寻找机会;培养你的观察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判断对方心理和意图,抓住要点;培养你的全局观念,学会全面地考虑问题,正确地抉择;培养你的计算能力,做到算度精确,深远。还有,围棋能培养你的心理素质,因为下围棋要经受胜与负的挑战。胜不骄,败不馁,心静若水,波澜不惊,心理素质自然过硬。2001年教育部与体育总局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三棋进学校,因为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好处。

四、文化部门有权利有义务,也有能力试点围棋艺术考级

综上所述,围棋本质上属于文化艺术,因此文化部门有权利也有义务过问他,有权利也有义务把它纳入艺术考级的范围。

关于艺术考级,文化部已经有音乐美术舞蹈考级的成熟经验,应该有能力把围棋艺术考级抓好。

至于如何同现有的围棋考级对接,可能有许多政策性和技术性的东西需要研究协调,涉及到一些具体利益需要调整,做起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但只要认识到位,下定决心,大胆尝试,前途就是一片光明,任何真正的改革都是这样。在目前,可以先考虑在部分地区率先尝试,积累经验。

至于围棋艺术考级如何操作,我认为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围棋界,文化界、教育界专家集体讨论,联合攻关。在大方向上,我认为应该解决以前级别过于繁琐的问题,完全凭比赛成绩定级的问题,与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与绝大多数孩子无缘的问题,等等。要突出围棋的文化艺术内涵,发挥围棋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素质的积极作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2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