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发朋友圈配文简短,穿汉服发朋友圈配文简短诗句?

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掌上咸宁报道

衣袂飘飘,头挽发髻,手执团扇……如今在咸宁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汉服。游园会、汉服赛事、大型秀典等各种传统文化民俗展演及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也在我市精彩上演。汉服不仅是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

扬传统文化之风

对我市汉服爱好者们而言,进入这个圈子,不仅只是单纯地觉得汉服漂亮,想穿它;也许是想找几个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谈天说地;当然,还可以在这个圈子里,学习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日前,由咸宁市委人才办、市委文明办、团市委、咸宁高新区、市税务局主办,咸宁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香城之恋·朋友计划——青年文化节”活动在咸宁碧桂园温泉旅游城正式开启。来自咸宁市直机关单位的200余名单身青年欢聚一堂,展示自我风采,寻觅知音良缘。

活动现场,单身青年们早早来到咸宁碧桂园温泉旅游城化妆,更换汉服,互相交流。

“因为平常的执勤战备,导致社交的渠道比较少,跟别人聊天交友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很感谢这个平台。我参加这个活动所穿着的衣服以及一些配饰是自己搭配的,融合了汉服元素,也可以更好的宣传、学习交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现场,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袁先生介绍。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这也是汉服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热捧的原因。”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李女士面带笑容讲述着汉服的“魅力”。1995年出生的李女士是咸宁市中心医院一名护士,平时就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服。

平时李女士自己也购买了很多汉服及配饰,几年前,汉服还没有在咸宁普及,李女士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总会迎来异样的目光,经常有人说:“怎么穿着这样奇怪?”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汉服并穿着汉服走在街头,汉服不仅成了年轻人的热潮,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非常热爱。今天在活动现场,李女士也找到几个跟自己志趣相投的嘉宾,互相交流汉服及化妆经验,十分开心投缘。

品汉服品牌之名

汉服爱好者自称“同袍”,取自《诗经》中的《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为“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听起来颇有几分少年意气。前几年,“汉服圈”还是一个圈地自萌的小圈子,外界对其知之甚少。而这几年,在我市街头,身着汉服的人群越来越多。

周惠君是我市汉裳春汉服同袍社发起人,也是“汉裳春”汉服品牌服饰的创办人,汉裳春汉服同袍社是中华汉服联盟的成员。

为了传播汉服文化,从2017年起,周惠君每年都会参加全国的汉服大会,除了见识和学习更多的汉服知识,还系统地学习汉服文化相关课程。在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她还会与咸宁的圈内人士举办节庆活动,穿汉服、学汉礼、行汉礼,践行汉服之美和传统礼仪。

2019年3月,周惠君将汉服秀与市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金叶玉叶——中国古代贵族首饰艺术专题展”相结合,让那些点花钿、描青黛的汉服模特和爱好者们,将复原出来的中国历朝服饰和妆容进行展示,让现场市民近距离感受到汉服文化的魅力,并为之着迷。

现在,周惠君设计的儿童、成人、亲子传统汉服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汉裳春”汉服分为线上直销和代理商分销经营形式,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国门,远销欧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并且出现在电影镜头里。

“从历朝历代汉服的演变中,我看到了国人的智慧和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文化自信也体现在服饰的自信上,汉服迎来了春天。在今后的汉服设计中,我们也会在传承中创新,让汉服终将会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周惠君说。

兴传统文化之美

青砖古镇、袍服绾巾、才子佳人……一群身穿汉服的本地青年时不时穿梭在香城泉都,让人有了穿越时光的感觉。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亦称“华服”。它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兴盛于各代汉人王朝,经手绘纹饰、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集独特的染、织、绣于一身,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为主要特征,是中国“礼仪之邦”在服饰上的投射,呈现出特有的中国风和东方美学。

“刚开始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这几年慢慢发现大家的眼光从惊奇变成了惊艳。”汉服爱好者黎霞说。

随着近些年大众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汉服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将汉服穿出门。黎霞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就深受她的影响,今年中秋节,她的家人也穿上汉服走上街头。

“以前我的外婆不理解为什么要穿成这样,后来常常看着我们穿,觉得很漂亮,她便想尝试,就在家里穿,偶尔还穿着在家附近转悠,邻居都夸她好看,渐渐地就愿意穿出门了。后来还和她的老朋友们一起穿汉服照相,玩得不亦乐乎。”黎霞笑着说。

记者在某宝平台上输入“汉服”,发现该宝按照形制、价格进行细致的分类,形制从秦汉到明制,价格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记者点开一家店铺链接,发现汉服售卖已从11月预售到明年2月份。

线上汉服市场越来越热的同时,也将线下模特、摄影、汉服体验等周边产业带动起来。近年,我市集汉服租赁、化妆、摄影服务为一身的汉服体验馆越来越多,这种让消费者更全面体验汉服文化的方式颇受青睐。

责编:张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22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