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视频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视频

■ 本刊记者/ 崔颖 特约通讯员/ 夏星

无锡市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连续十二年举办中国服务外包业内的权威性国家级赛事,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侧精准对接,致力打造服务外包产业生态链。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48万人,同比增长12.6%,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31万人,占63.6%,服务外包人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战略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江苏省无锡市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连续十二年举办中国服务外包业内的权威性国家级赛事,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侧精准对接,致力打造服务外包产业生态链。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服创大赛”)作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赛事,本届大赛吸引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663所全国院校的6750支团队报名参赛,报名院校和团队数量再创新高,赛事中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参赛项目,获得了企业的青睐。

育人才“新苗”

服创大赛累累硕果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被誉为“太湖明珠”。近年来,无锡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20年无锡人均GDP位列全国第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在文化软实力上也创造了卓越成就,无锡自始至终都坚持和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它在历史洪流洗刷中依然屹立的基本之根。

近日,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优化实施“太湖人才”计划,集聚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推进新时代无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青年企业家基业长青“百千万”、新生代企业家“新动力”、企业家国际化素质能力提升等工程,加快培育“锡商”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激励和评价考核机制,释放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建设一批国际人才社区、海外人才飞地。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人才战略大背景下,8月24日,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已圆满收官,服创大赛在全国高校与企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了无锡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重要品牌,也是江苏服务外包的闪亮名片。

据悉,在上届成功举办西部、中部区域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增设东部区域赛,分别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承办,实现区域赛在全国范围的全覆盖,形成“分级竞赛,层层选拔”的良好局面。经过区域赛线上评审和区域赛决赛答辩两轮激烈角逐,共有143支团队获得区域赛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

通过竞赛,可以引导和促进全国高校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推动大学生关注服务外包产业,关注服务外包企业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使人才培养更符合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赛已成为实施双创战略,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开展创业实践,促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增加大学生就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常青表示,2020年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70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4位;人均GDP16.58万元,位居非资源性城市第一;全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应不断加强,服务外包企业近2000家,从业人员超26万人,业务范围遍及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始终位居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一方阵,无锡正朝着建设中国服务外包高地、世界服务外包基地的目标迈进!

服创大赛不但规模大,影响广,同时也具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服创大赛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2届,累计吸引了1600多所院校、40多万名大学生参赛,为服务外包产业输送了15万名创新人才,有力推动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

产学研融合

形成服务外包产业“孵化器”

本届大赛聚焦信息技术前沿领域,首创企业发包类赛题,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人才对接功能,推动高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实现产业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多年来,赛事规模逐年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节节攀升,迸发出名校、名企协同发力、携手共进的虹吸效应。形成西部、中部、东部区域赛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全国范围区域赛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同时,本届大赛还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以产业为导向优化赛题。邀请英特尔、海尔、浪潮、文思海辉、东软等1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命题,赛题涵盖智能计算、消费互联、智能制造、视觉设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热门领域,实现以竞赛反哺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二是促进校企合作。组织企业走进南京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召开校企合作对接会和高校巡讲活动,撮合校企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全面助推产教融合。通过大赛平台,东软集团与无锡学院结缘并签约“车联网产业学院”,未来双方将围绕车联网方向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无锡车联网产业发展助力。

随着华虹、海力士二工厂、中环大硅片等旗舰型重大产业项目的成功引进,无锡市已集聚了200余家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相关企业,形成了一条涵盖设计、制造、封测、配套支撑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这成为外包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无锡市商务局提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集成电路设计外包增长125.9%,成为无锡市最具活力的服务外包行业。

无锡的实力,远不止于此。

无锡还是中国第二个集成电路产业超千亿级产值的城市,物联网产业营收约占全国的1/4。近年来,无锡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5G等产业发展,并成功跻身全国大数据基点城市和国家云计算服务试点城市,新兴的物联网产业成为无锡市外包行业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据无锡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5500亿元,物联网产业营收达3100亿元,规模居江苏省第一。目前无锡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数字贸易基地,搭建更高更广平台,让数字技术更好的赋能无锡市产业发展。

作为无锡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无锡服务’品牌。目前全市注册入库服务外包企业数2100多家,从业人数超30万人。2021年1~6月,无锡市服务外包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70.5亿美元,执行额48.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7%、13.3%。从今年1~6月无锡市69家服贸重点企业统计数据看, 57家企业业务保持正增长,其中31家增幅在20%以上。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研发等外包领域增长较快,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增速居前,不断加速着相关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

近几年,随着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无锡服务外包产业生态持续向好。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总量稳定增长。二是外包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离岸市场分布进一步扩大。四是服贸重点企业稳定发展。五是示范城市评价指标整体运行良好。六是各板块服务外包工作齐头并进。随着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点项目的陆续落户,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的同时,管理、业务、商业等模式创新不断涌现。位于新吴区的长三角新就业产业园里的“灵活就业一件事”智能终端一体机很是吸睛。该机融合了工商注册、年报年检、社保商保缴纳、税务申报与代办、就业推荐、线上线下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灵活就业者。

据了解,目前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国内服务外包50强中已有30家来锡投资设立区域性总部或业务交付中心,国内十大领军型服务外包企业有多家在无锡市落户发展。如旗下拥有近300家企业、超3万员工的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把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在了无锡。通过对集团各类业务的专业化处理,助力益海嘉里实现流程、制度、信息系统的统一。

把握产业脉搏

提前精准施策

服务外包人才快速成长,为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人才培养营造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服创大赛多维度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无锡作为中国服务外包最具影响力城市之一,无锡将全方位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示范校建设,深入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和全国万名优秀双创导师人才库建设,及时总结双创教育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国际交流,探索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视频

当前中国服务外包人才供给在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短板弱项。以IT人才为例,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IT人才供给报告》显示,IT人才总体供不应求,而且呈金字塔型分布,高、中、低端人才占比分别为8%、41%、51%。由于供需失衡或岗位吸引力不足,企业“招聘难”问题在高低两端尤其凸显。

人才结构还存在产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在服务外包领域,中国的技术人才供给全球第一,但商务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精通外语,同时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以及拥有欧美外包市场就职经验的高端人才稀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企业承接欧美外包业务的能力。

李俊建议培育服务外包人才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加强高端服务外包商务人才的培育,尤其需要提升综合能力。二是服务外包人才要适应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尤其在数字时代,服务外包培训要适应技术和产业的变革,政府政策也需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育。

针对上述情况,无锡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无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突出数字化引领,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发展。突出数字引领在实施创新驱动和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中的促进作用,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转型升级。对促进“两业融合”、“两化融合”以及提升“无锡服务”和“无锡制造”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外包示范企业,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引育,推动离岸与在岸并重发展。积极支持对服务贸易总部型、龙头型、骨干型项目招引,加强对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重点领域培育。

三是注重专业化特色发展,全面提升载体平台集聚功能。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扩大各类服务贸易主体集聚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度,提升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充分发挥省级服务贸易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区产业承载功能,瞄准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依托重点企业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载体建设水平,推动更多服务外包示范区向服务贸易集聚区转型升级。

四是优化服务,做好数据统计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高效及时审核系统服贸数据,主动辅导企业规范报送服贸数据。围绕提高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和要求,落实好服贸数据审核工作。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视频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视频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作品视频

服务外包队伍的壮大,正不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发展新动能。今年1~6月,全市注册登记服务外包企业数累计达到2267家,从业人员累计达到34.3万人,其中新增注册登记外包企业124家,同比增长57.0%。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姜昕表示,服创大赛已成为实施双创战略,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开展创业实践,促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增加大学生就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文刊发于2021年9月(上)第17期《中国外资》杂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7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