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顾:

2008年,原本为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推荐算法的科韬公司,转行进入DSP,成为全球最大的个性化重定向广告服务商。
而此时,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80.6亿元,网络广告业发展迅速,DSP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木瓜移动,便是这样的互联网广告服务商。其实一开始,是从手游发家的。
创始人,名叫沈思,背景光环四射:深圳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和管理学双硕士学位、毕业任职谷歌
在谷歌“潜伏”4年之后,2008年,她创业成立了一个移动社区游戏平台——木瓜移动。

2009年9月,它发布了第一款iPhone平台游戏Papaya Farm,上市当年用户就达到了100万,公司开始盈利。
2010年,它又开始开发安卓平台游戏,发布Papaya Fish,当年取得400万的用户。这些游戏均通过Google Play渠道,主要面向海外用户发行。

此外,木瓜还研发了些Casino类游戏,受国内法律限制,未能进军中国市场。
但这实际增强了其海外渠道营销的能力。
2010年还获得全美最大的创投机构之一——DCM中国的400万美元第一轮融资。

然而,沈思并不满意只做游戏开发的现状,她想要让木瓜移动成为移动平台上的Facebook。于是,2011年木瓜第一次转折——将重心从开发游戏转型专注于运营木瓜社区这个平台。
在社区里,除了能玩木瓜的游戏,大家还可以分享自己心得、文章,或者建立兴趣圈子结交相同兴趣的人。

此时,木瓜完成第二轮融资,DCM中国又为其投入1800万美元。
紧接着,2012年,是我国程序化广告市场和技术萌芽的元年,我国的广告交易平台开始出现。

阿里巴巴上线了国内第一家广告交易平台TANX,随后谷歌、腾讯的广告交易平台也开始在中国上线运行。
此时,木瓜发现,推广自己游戏时,有许多合作的游戏厂商和移动应用公司都有出海推广的需求。

再加上中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广告交易平台纷纷涌现。木瓜迅速转向,开始往移动数字营销方向拓展。
2014年4月,木瓜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发布了RTB方式的需求方平台(DSP),正式进军移动广告市场。

不过,它的渠道主要分布在海外,其通过技术手段,将客户需求推送到海外媒体,向海外用户进行展示和推广。
最初的渠道,是以中国香港广告中介媒体进行海外推广,流量小而分散。

而后,它意识到流量为王的重要性,因此,它开始扩大自己的资源流量供应方。
2014年10月,木瓜与谷歌达成合作,成为Google AdWords核心合作伙伴;
2016年10月,正式同Facebook达成合作协议,成为Facebook在大中华区的一级代理商。

2016年,程序化广告步入大数据运营时代,几乎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是一个DSP平台。
2017年,程序化电视广告、程序化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新增入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图。

目前,木瓜移动全球有14个大数据中心,4500台服务器,涵盖20亿全球用户数据,刻画维度超过1000项。
可一周24小时进行交易,每天最高可做出超50亿次的竞价分析、30亿笔的竞价交易、为客户获取超50万用户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4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