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站在莲花山山顶极目眺望,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区尽收眼底,现代化都市的壮美画卷铺展而开。
这里是深圳,一座敢于打破思想禁锢、勇于开拓创新的先行之城。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市场经济发育较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在改革、建设的经年历程中,深圳以党建引领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成立全国首个民营企业统管党委,率先挂牌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到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的建设路径,深圳用数个“率先”书写非公党建新格局。
“跟党奋斗”“上下一心”,党建始终活跃在经济特区“最活跃的地带”,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群众基础也不断厚植。
“强园”“活圈”“上楼”
鹏城夏日,深圳前海桂湾金融核心商务区党旗飘扬、党徽闪耀。随着“前海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1+3+N”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体系初步形成。
在这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崭新党群服务中心里,一棵寓意前海经济发展的“大树”出现在巨型电子屏上。中信银行、前海人寿、鹏华资产……入驻的企业会成为“养分”,点亮大屏幕上的梦想树。
企业不仅能在这找到资源互补的优质客户,员工还多了参与公益活动的好去处。
园区、楼宇、商圈,作为城市中经济运行最活跃的区域,传统的单独组建党组织的方式,存在“建了散、散了建”、资源力量分散、发挥作用不充分等问题。对此,深圳创新工作方式,大力实施“强园”工程、“活圈”计划、“上楼”行动,以区域化思维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目前,深圳已在全市300余个园区全覆盖建立党组织。
通过带动本区域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整合区域内人才、阵地、服务等资源,深圳形成“一个楼宇一个亮点、一个商圈一个品牌、一个园区一个特色”的美丽党建风景线。
南山区深圳湾创业广场党委通过搭建“1+18”型组织架构模式和“3+X”功能性拓展型党组织,在园区内18栋楼宇全部单独建立联合党组织。福田区华强北商圈党委通过辖区内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辐射9万余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党建工作与市场发展双赢。
为引领企业的政治方向,深圳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党的组织体系有机嵌入企业组织结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头雁工程”“双培双推”“定责共建、双向互促”……深圳非公企业党委把组织资源、优势、活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活力。
“党建链”提升产业链
用党建串起产业链,走出一条以“党建链”提升产业链的新路子。去年5月,深圳首个快递物流供应链联合党委在丰巢科技挂牌成立,将顺丰控股、华富洋供应链、盒马、饿了么等多家企业纳入,服务数万名快递骑手。
在深圳,新兴领域党建正在兴起。在互联网领域,深圳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编制互联网企业党建白皮书,推动互联网企业党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新兴金融领域,深圳成立新兴金融行业党委,把党的工作贯穿金融行业发展各环节,引导金融类非公企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入金融改革”。
创新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深圳探索沿着产业链条开展党建工作,依托产业链组建联合党组织,打破体制、行政、地域边界,以党建引领产业上下游融合发展。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一批深圳企业坚定不移跟党走,把完成重大任务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发挥党组织实质作用,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比亚迪公司1000多名党员工程师30天建成100条口罩生产线,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并为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平安集团党委牵头实施“三村”建设工程,抽调党员职工全脱产驻村工作,累计援建升级乡村卫生所1000多个、乡村学校1000多所,采购扶贫农副产品数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近百万,努力实现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腾讯公司党委开发“为村开放平台”,为1万多个乡村提供党务、政务、村务、商务等一揽子服务。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活力奔涌的深圳,奏响非公企业党建最强音。
出 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策 划:甘雪明 曲广宁
采写统筹:曲广宁
项目统筹:李朝红
编辑统筹:谭亦芳 陈鸿
版式统筹:黄红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9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