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无形的创业资源的是,属于有形创业资源的是?

作者:朱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校聘副研究员);李迎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少剑(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来料加工和来样装配为主的生产线探索式组建,到强调规模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再到强调品牌和技术环节上下游双向拓展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全面完善,城市产业空间作为城市生产活动的集中地,无论是早期作为地方招商引资载体的各类开发区,还是作为伴随国家转型创新步伐蓬勃兴起的各类城市产业创新创业载体,其承载的行业类型不断更迭,反馈的功能需求日趋多元,孕育的各类平台持续涌现。目前,城市产业空间逐步从城市外围“孤岛”转变为城区空间,乃至成为许多城市主城区的核心板块,是城市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的最佳见证者和实践地。

回溯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企业投资和经营的条件下,企业家通常会把工厂放到成本较低的区位,在集聚经济的作用下,自发的产业园区开始形成,并在产业革命之后从18世纪末英国的发源地扩散到世界各地。伴随其经验推广,园区形式的产业空间逐步成为广受欢迎的政策工具,期间增长极理论也相应成型,理论与实践双翼齐飞,产业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得到肯定,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衍生出众多的具体类型,如免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企业区、工业园、工业村、工业团地、生态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意产业园区、技术园、研究园、科学园等。

在产业空间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其发展延续着追求经济增长诉求的同时,所关注的焦点却并非一成不变,这些变化的关注焦点既反映了城市、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特定阶段属性,也回应了产业空间自身发展理念的演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乃至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产业空间为抓手,催动自身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跃迁。当前,审视新时代我国城市的发展实践可见,产业空间已不再是城市“毕其功于一役”的空间,也不是城市高端资源的无序堆砌,而是在城市内部广泛分布、充满活力且动态有序的活动空间。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迈入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提出了空间精细化治理的迫切要求,城市未来产业空间亟需打破以往自上而下全域粗放式单一化的空间组织方式,推进精细化管理和利用;协调日益庞大的人和企业主体的“生产+生活”需求,更新空间利用生态,解决当前城市产业空间普遍存在的企业布局模式单调、从业者归属感不足、配套服务及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究其关键,在于加快落实三个“转变”:一是思维认识的转变,将以往“划定特定产业空间,控制企业去哪里”转变为今后“构建多种产业单元,吸引企业来这里”;二是组织方式的转变,将城市产业空间供给的“大区块”转变为功能配置多元、空间组织灵活的“小单元”;三是利用标准的转变。将升级产业空间早期单一的高经济产出、基础的生活配套和基本的环保标准等准入性门槛转变为集约高效、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综合性要求,形成系统化的标准体系。

三个“转变”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各自的行动难点,具体而言:

“思维认识转变”的难点在于微观主体的需求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地方禀赋条件、企业所属行业特点、生产性服务配套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和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等因素的隐性影响,建立微观主体的需求脸谱库,探索自下而上的现代化治理手段,并与当前自上而下的成熟管理经验相结合,在推动地方工业化水平高质量进阶的同时,反哺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

“组织方式转变”的难点在于“小单元”的划分,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实地调研,系统考察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活动特点,科学引导打破各类产业载体的空间边界,从功能上强调配套生产与生活服务及设施的全覆盖,化“有形”于“无形”,回应当下城市空间存量优化要求,推动城市未来产业空间精细化治理,加快产城深度融合,全面释放城市活力。

“利用标准转变”的难点在于综合性要求的落实,需要深入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合理引导和响应“企业+人”需求,将产业空间分级分类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同时,强化产业发展与布局配套政策的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营造城市未来产业空间新生态和人民未来工作与生活新场所。

以未来产业空间治理的三个“转变”为指引,建议城市实施以下四个方面的举措:

其一,以生产链和生活链构建为导向,摸排人和企业的需求脸谱,分级分类建立城市产业空间治理的单元体系,科学推动以开发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载体升级换代,实现产业空间高效、精细化和可持续利用,广泛调动科技城、科技园、产业型特色小镇等城市新产业载体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城市产业发展活力。

其二,在城市内部以区县为统筹产业单元体系的基础层级,构建单元信息库,判断单元的发展阶段及前景,明确其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标准,提高城市招商引智效率以及产业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执行落实程度。

其三,大力开展试点工作,树立产业单元标杆,加大示范宣传力度,广泛调动人及企业两类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带动各类要素有序高效流动,彰显市场效应。

其四,结合产业单元临近社区或街镇,因地制宜推动产街融合,化解行政与空间壁垒,从有界走向无界,安排事权与财权分工,全域化激发城市活力。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808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2NDQN208YB)阶段性成果】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7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