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C青年创业计划,YBC中国国际青年创业计划?

本报记者 李海楠

2022年毕业季来临,1076万高校毕业生将要走出“象牙塔”,站在了就业市场的“大门”前。

尽管政策面以及政府工作目标早已对史无前例的千万级规模高校毕业生未雨绸缪,但对于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求职二者间有着重要桥梁作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大考”才刚刚降临,铺路架桥畅通1076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路使命在肩。

为指导各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为就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毕业生集中推荐优质就业岗位和多样化就业服务。

积极沟通 主动缓解市场与毕业生结构性矛盾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被视为全年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环境影响下的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下降遇上持续增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匹配结构性矛盾依旧凸显,共同构成了2022年应届毕业生面临的现实境遇。

佘宇提醒,今年1076万新增应届高校毕业生叠加近两年来的毕业生,让就业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引导毕业生实现有效就业,从而匹配好企业用工需求是关键所在。”佘宇说,根本性破解企业招工与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难题,推进实施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必不可少。

在佘宇看来,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向平台经济、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积极主动缓解用工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继续深入实施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社保优惠政策等都应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部此前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校长访企拓岗,本身就有意从学科设置角度促使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二者之间更加匹配。”佘宇认为,客观而言,也折射出目前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而在赵煜霏看来,弥补这一空间须从发力人力资源服务业着手。她在某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积累了近10年的职业经验,曾主持和参与多个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和大厂之间的就业匹配专场。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才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应该为求职者提供服务的准则。”她告诉本报记者,从实践经验来看,很多毕业生只是一门心思想要进入知名企业,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否能够适应大厂的需求。

赵煜霏说,现实中由于求职者对专业和应用的不熟悉导致出现“无用武之地”的无力感现象比比皆是,“这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方向有待调整的问题,比如,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等;另一方面也为连接用工和求职二者之间的需求匹配提出了挑战。”

共同发力 携手引导毕业生做好求职“选择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服务就业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通知》要求,持续举办“国聘行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进企业等专项活动,重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实际上,自5月中旬开始,“国聘行动”走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活动就已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国聘行动”已吸引首批1290家用人单位发布7万个优质岗位需求。

据本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国聘行动”期间,全国24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举办网络招聘会、走进园区宣讲招聘等系列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精准对接,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此外,为主动应对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日前也全新升级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24365就业平台”)。平台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为一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从岗位信息发布、简历筛选到面试通知、网上签约的招聘全周期服务。

截至目前,“24365就业平台”与32个省市、729所高校和11家社会招聘机构实现互联共享,累计提供岗位1124万个。目前已有519万名2022届毕业生和55万用人单位注册使用。

北京语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赵婷婷和孙晓洋早在上个月就分别参与了“国聘行动”的线上专场招聘,也各自在“24365就业平台”注册了信息,二人目前均拿到了来自两个平台共计4份招聘意向。

“这些意向中既有外资公司的助理,也有中资公司的翻译和产品推广等岗位。”赵婷婷告诉记者,让她最感兴趣的是一家参与“一带一路”政策咨询的中资公司,“这有助于我将主修英语辅修意大利语和法语的6年努力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相比之下,孙晓洋则陷入了择业困难。在他拿到的求职意向中有国企、私企,也有外企。而参考公务员走向体制内也在他的考虑范畴内,“也许我还会继续参加几个招聘,希望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我作出最后的决定。”他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服务积极作用得以体现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帮助毕业生在众多选择中筛选出相对最优项。

“看似是多项选择题,实际上对于对未来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本质上是从众多可选项中择优的单项选择题。”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刘永印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新月异,越来越需要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作出明确判断,这就需要学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多方共同发力,多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强化校企联动,最大限度帮助毕业生获得宝贵的就业储备经验,甚至真正获得就业机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6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