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典中典是啥意思(典中典 什么意思)

诗歌用词要典雅。典,是指用词、语言结构具有文言特点。有时为了合乎平仄,打破普通文法重组文字,形成特殊句法。当然,打乱字词次序是在必须情况下做出的调整,以大多数人能够读懂、会意为原则。这是诗歌语言的第一个特点。

诗歌言简意深。用几十个字,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描述一个具体的情景,这就要求语言必须非常精炼。这是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

具有上面所述特点的语言,我们叫诗家语言,简称“诗家语”。

今天我们例举一些“诗家语”,并作出简单解释。举例有古诗句,也找了些当下网络上发表的诗中句子。

网络用语典中典是啥意思(典中典 什么意思)

“诗家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先来简述一下。

1倒装(主谓倒装,状谓倒装),2 词语省略(省主语,省谓语动词),3词语的临时移用(通感,词语搭配违反逻辑),4词类活用,5互文见义,6.用典,借意反用。……

本文不全面分析,只拣主要的举例简析一下。

一. 句式倒装

这是音韵的需要,也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它包含了多种倒装,如主谓倒装,状谓倒装,定中倒装等。

例句:

1.陆游“深巷明朝卖杏花”句的正常语序是“明朝深巷卖杏花”,将时间状语放在地点状后,是为了合乎平仄。同时这句也省略主语“商贩”。如果不补出这个主语,这句就不好理解。到底谁卖杏花,就不明白了。

这句的译文: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商贩)叫卖杏花。

2.诗题送别,“有人切切独桥望,映水清清对岸遥”,

“ 有人切切独桥望”,这句正常语序是:有人在桥上独自切切望。主语,人。地点状语,在桥上。情态状语,独,切切。“独”,副词。“切切”形容词,殷切,深情。谓语,望。一句中有几个地方倒装了。桥,独,切切,这样排列,是三个状语的正常顺序。

汉语一般语序:(时间状语)主语(地点状语)(情态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映水清清对岸遥”,正常语序是:遥清清水映对岸。译文:(有人)遥望清清河水倒映着的对岸青山(被送者要去的方向)。这是宾谓倒装。

这一联,字面是工对,意义上是流水对。

可不能问“独桥”是什么桥,“映水”是什么水,否则就出笑话了。这样的“诗家语”,就要读者调动生活体验,知识储备去阅读理解了。正如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不能问“无边落木”是什么木,“不尽长江”是什么江。

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诗中“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这样调换语序,一是为了避免颔、颈两联动词都用在句末,将“归”、“下”换到句中,使全诗的句式变化多样,不致呆板单调,创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让“舟”与“秋”“流”“留”押韵和五律平仄的需要。

4.苏轼词《蝶恋花》:“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绿水人家绕”应为“绿水绕人家”。

网络用语典中典是啥意思(典中典 什么意思)

二.省略

诗歌篇幅有限,为了精致简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及其他成份。

例词及例句:

1.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省略了主语“梅”。整首词中没有出现一个“梅”字,却句句在写梅。这首词要结合标题阅读理解,它们是一个整体。

2.“洁白江山玉雪雕”,这句省略了动词谓语“像”,应这样理解:江山拥雪像白色玉雕。

3.“小楼一夜听春雨”句省略了主语“我”。

网络用语典中典是啥意思(典中典 什么意思)

三.词语的临时移用(又叫通感)

有时为了音韵需要,把一般情况不能塔配的两个词语,搭配在一起,起到了特殊的语言效果。这叫临时移用。有时也有一个词独自移用的。例诗例句:

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晴窗”“细乳”,都属于违返逻辑搭配,在此却没有违和感。修饰“纸”的词语有:厚,薄,草,红,白……一般不会用“高”“矮”修饰。

2.“春阳和煦暖风吹,蝶舞禽鸣瘦水池”,“瘦水”,这种修饰法也很少。因为是初春,还没下大雨,江河水还处于低位,所以用“瘦”字恰到好处地描述了这种状况。

3.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4. 陆游《过采石有感》:“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醉”的本是放翁,表现其情态,这里却移用于“鞍”。?

5.“一杯鸳枕歌沉醉,两曲宫商泣杜鹃。”“鸳枕”指爱情,此处移用为“爱情的美酒”,和前后文一联系,就能体会其美感。

网络用语典中典是啥意思(典中典 什么意思)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只在某首诗词中活用,换一个语境,这个词类还是原词类。

例句:

1.“映水清清对岸遥”句中“遥”字,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遥望”,远远地望着,或望着远处。是临时改变词性,所以叫词类活用。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雨”,名词作动词,意为“下雨”。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灭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意为“茂盛”。

4.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贫贱”,形容词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

5. “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烟一样。

6.“我把曾经倒满杯。酸甜苦辣暖心帷。”(冷砚清秋词)“曾经”:时间副词作名词,指经历过的事情。同时又将其拟物化,拟成淳酒,诗味满满,余味无穷。

网络用语典中典是啥意思(典中典 什么意思)

积累大量的日常生活知识,文辞知识,阅读文化典籍,接受古文化的侵润,还要熟悉这些诗家语言,调动知识储备,才能读懂诗词,写出好作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6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