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张站江(陕西咸阳人)
撰文:王国军 编辑:胖爷
我叫张站江,咸阳武功县人,生于1986年。我父亲原本在县城一家企业上班,我读小学三年级那年,父亲病退在家,企业强行将他除名处理,父亲欲哭无泪,家庭从此断了一份收入。
这天,为了修猪圈,父亲去壕沟拉土时,土方坍塌,将父亲的双腿砸伤,再也没能起来。
我母亲是陕西周至人。原本在我们县城卖小百货。由于奶奶身体不好,父亲又受伤,我和姐姐还要上学,她只得回家照顾我们。家庭没了收入,越来越困难,各种矛盾集中爆发了出来。
父亲和母亲因此经常吵架,在照顾父亲一年之后,母亲带着姐姐离家出走,后来才知道她去了河南许昌。
第二年,我爷爷去世。屋漏偏逢连夜雨,百日后,我父亲也去世了。直到现在,我仍觉得父亲的死,因为太压抑,生气造成的。
我家经济条件本就糟糕,父亲辞世后,更是雪中加霜。

要升初三了,我和往常一样,与同学们背着空书包来到学校。那一次,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我站起来,说:“张站江,你学费也不交,不打声招呼,就屁颠屁颠地来上学?”
同学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讥笑、冷嘲、鄙视充满了整个教室。我最终忍到这节课下课,背着我的书包出了校园。
出了校园,就在麦田边的水渠上发呆,一直呆了两三个小时。我知道只有这一种选择,我只有一个奶奶,七十多岁,自然拿不出这笔学费。我找到大姑,要到了小姑的电话,小姑在汉中勉县做生意,我想让小姑帮忙找一份工作。
其实我想上学,最起码想把初中上完。
我对奶奶说,实在读不下去。奶奶也不舍得打我,只潸然泪下说:“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干什么?”我说,实在是读不下去,再上学也是浪费钱,不如早点打工挣钱算了。
在我强烈的坚持下,奶奶也没有办法,同意我辍学的打算。离开学校这一年,我才14岁,此后开始了打工生涯。
我给在汉中勉县做生意的小姑打电话,希望小姑能给我找个工作,得知我已经辍学后,小姑也再三劝说我回去上学,没有钱了可以借钱给我,但我依然坚持我的决定。
一个星期后,小姑给我打电话,给我介绍了大巴车,让我坐车来勉县。那天,我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送我的有两个初中同学,我的叔叔,和大姑。因为是9月份的天气,带的衣服也不多。
第二天早上,我到了勉县汽车站,小姑接我到她做生意的仓库,我在仓库住了一晚上。次日,小姑带我去了一家百货批发店上班。
百货店有两个工人,早上起来,就把食品、牛奶、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整整齐齐堆在店门口,有客人来时就招呼,要送货的时候就送货。
由于商品是摆在外面,半天的功夫不到,食品包装上就落一层灰尘,就是没活干,擦一擦包装的灰尘也是活。晚上收摊后,就再将商品移动到屋子内,第二天照样搬出来,如此往复。
百货店深处有屋子,放着上下两张床,是给工人用的。其中一个人因为偷过东西,被老板辞退。我就补缺,另外一个同事叫宋文。老板只负责开车,送比较远的货,老板去的目的,也主要是写写收据,顺带把货款收一下。

无论员工多么忙,多么辛苦,老板都是坐在车上抽烟,从来不会帮忙,哪怕晚两个小时回家,老板也是愿意的。
我年龄小,不会开大货车,主要工作是骑着三轮车,送周边的散货,偶尔跟着宋文随老板跑比较远的地方。百货店管吃住,老板娘有一个特别的要求:每个人必须会做饭。不会做饭,老板娘亲自教。
我那时年纪小,好在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各种家务活,早就学会了。因此,做饭对我来说,也不会算难事。但听说之前,也有不会的。老板娘手把手教了几次,仍然学不会,她不免没有好脸色。
我的工资是每个月260元左右,也不知道是小姑交代过,还是老板娘的好意。老板只一年,或者半年发一次工资,每个月给工人几十块零花钱。
另外一个同事宋文,比我大几岁,他是一个月发一次工资,我是几个月发一次,问原因的时候,老板娘说我还小,怕乱花,钱是一分都不会少,年底一把给你。
老板娘是个急性子人,为了整理好物品的位置,甚至分门别类。往往是喊一声员工的名字,员工一转头,就是一箱物品过来,要立马接住,反应慢一点,就挨训。
一次,店里顾客比较多,老板又催得厉害。我把客户需要的35袋奶粉,装成了37袋。老板娘封箱的时候,发现箱子太鼓,重新点数,发现多了两包,那一次,我被老板罚款20元。
将近年底,宋文想辞职。我们虽是同事,但在一起玩的时间不多。宋文是本地人,有时候回家住,有时候住店里。
老板闲的时候,或者有重要的客户,老板会和宋文一起送。若是普通客户,就宋文一人带开车兼送货。
宋文决定离职时,我和宋文渐渐走得近了。好像有点“人之将走,其言也善”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请他吃了一次烧烤。宋文严肃地问我,是不是真打算在这里干。如果想在汉中长久待,他可以介绍我另外一个批发部,工资能给到五百,刚去也能给到四百元。
我有点心动,和小姑说,我准备辞职。小姑知道原因,不同意我离开,说那个地方太远不放心,在这里放心,毕竟老板也认识。
我和宋文说不离开,还继续在这里干。宋文也不勉强,说自己要真想在这里干的话,我就教你一些诀窍。
宋文将在哪条路送货比较近,哪个客户喜欢进某种产品,哪个客户容易成为潜在客户跟我说了,他说在店比较轻松,往下面的县城送货,非常辛苦,但也是一个兼职业务员。因为拉来客户进货,是有提成的。
我在百货店越来越熟,基本上没再出过什么错,老板娘也对我比较满意。宋文是第二天走的,我想送送他。哪怕帮他提提行李也好,因为要送货,我没有机会。
宋文走后,老板又招了一个新工人,叫汪伟,汪伟是汉中市勉县人,因为熟悉了各种操作套路,我成了汪伟师傅,指导汪伟工作。
我和汪伟每天的工作就是装货、下货,有的订单是提前订好。有的是去了客户那里,问客户需要什么货物,登记之后回来发货。
年底,老板娘给我和汪伟放了三天假,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就开始上班,每个人包了一百元的红包。
过年放假,汪伟推荐去他的家乡勉县去玩,我们两个人花了2元,从汉中市坐车到勉县。先去看了武侯墓、马超墓,又在汉江边上玩耍。那时候的大巴车不用买票,车坐满就出发。

下午三四点,汪伟说自己要回家看看,因为他是勉县的,汪伟回去后,我的心突然变得凄凉起来。在武侯祠景区花了五元照了一张相片,相片放在小姑家,后来怎么也找不到。
我从景区坐车回到店里,又去小姑那里玩了会。小姑说一整天都在找我,因为没有手机,老板娘也不知道我去了哪里。小姑给我做了饭,吃完后小姑说,我还得回到店里去住。
小姑和姑父是住店里的,只有一张床。我的表弟是住仓库,也是个单人床,两个人根本住不下,若是平时表弟去上学还好说,我只得回到店里。
店门已经关了起来,我敲门后,老板娘也没有开,只说这么晚了不方便,去你小姑那里住一晚。
瞬间,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风似乎也吹得更大更紧,路上已看不到什么行人,我一个人慢慢走着,又想起奶奶。
我在店周围转来转去,好像去哪里都不是。最终在一家名叫“汉江旅馆”住了下来,那个晚上我没有睡,大年初一就这么过去了。
早上,我路过小姑的店,小姑问我怎么起来这么早?我说昨晚就在旅店住了,起来的早。
从这时开始,我有了辞职的打算,我和小姑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小姑还是坚持让我干,又说过几天把奶奶接过来。没办法,我只好继续留下来。
奶奶来后那个晚上,我兴奋得到半夜才睡觉。那天晚上,我跟老板娘请假,老板娘批了。
我陪奶奶去勉县逛了逛,商场、古建筑区、服装店、零食店等。还买了一些柔软的食品,奶奶一直劝我不要乱花钱,但我始终买了下来。
奶奶身体不便,只逛了两个小时,就累了,决定回去。回来的路上,我给奶奶塞了300块钱,奶奶死活不要,最后还是被我强行塞了回去。

奶奶说,无论干什么,好好干活,别惹事,在勉县待了半个月,奶奶就回到了老家。
一次,老板与老板娘在下午有事情要出去半天,应该是参加宴席之类的。店里就剩下了我、汪伟,另外一个是老板的父亲。平常老板的父亲不在这里,只偶尔来一次帮忙,将店里的纸皮包装收拾收拾拿去卖废品。
因为少了老板与老板娘两个人,店里突然忙了起来。我和汪伟负责送货、卖货、写单据。老板的父亲则负责收钱。晚饭的时候,老板的父亲去饭店吃了个凉皮,老人家胃口小,吃不了多少。
回来时,打包了两份给我们,因为分量太少,我和汪伟并没有吃饱,若要吃饱的话,几乎能吃上三份,因为我和汪伟都是靠下力气的。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店里才收拾停当,九点多老板与老板娘依然没有回来。差不多十点半时,老板回来了,又将我和汪伟喊起来,对今天出货的单据进行核对,直到对完才回到宿舍睡觉。
回到宿舍,汪伟立刻把门关起来。问我饿不饿,我说饿当然饿,只能等明天再吃了,现在这么晚了。汪伟笑眯眯的从怀中掏出两根火腿肠出来,一根有小鸡蛋那么粗。
我立刻警觉起来,问是哪里来的。汪伟说没事,在店里拿的。话还没说完,汪伟已经将火腿肠剥皮,咬下一口,口中还不断说饿死了之类的话。
汪伟刚把火腿肠赛在我手中,门被推开了,是老板的父亲。老板的父亲面带凶相,问我们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汪伟不吭声,我只能说是从外面卖的,无论老板的父亲怎么询问,我都一口咬定是外面卖的。
老板父亲点点头,离开了。

第二天上班,一切正常。老板父亲似乎没将这件事告诉老板与老板娘。老板的父亲也没有在店里,大概是回到了老家。
一个星期后,小姑、老板娘一起在一个空地的角落里等着我。两个人神情严肃,我知道有事情要发生。
小姑问我为什么不好好上班?我说一直上得好好的,小姑说,以后数数的时候数清点,怎么几十包奶粉都多数两包。奶粉数错的事,已经是很久的事,我刚来的时候。老板娘不满地盯着我,有一股气。
小姑说不止这些,你有没有拿店里的东西?我死活说没有,无论老板娘与小姑怎么说,我都死活不承认拿了东西,也没有把汪伟拿火腿肠吃的事情供出来,我不想出卖朋友,因为我和汪伟相处很好。
小姑与老板娘见问不出什么来,只得作罢。从此,我干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干什么都是不慌不忙的。老板娘看出我的态度有不想干的迹象,找我谈话。问我是不是不想干了?我没有直接回答,只说我来到店里,从没有偷懒过吧,也没有给涨过工资。
老板娘说,你要是不想干了,现在就给你结工资。于是,我离开了我人生第一次打工的地方,回到了小姑那里,小姑也只是叹气。
回到小姑家,小姑说西安有一家厂,是生产食品的,一个月能给个400来块钱。我二话没说,就答应去了。
在西安食品厂待了半年多,我和一些同学联络上了。因为我偶尔回一次老家,总能遇上同学们,就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并相互了解情况。我的同学对我说,去深圳打工,一个月能挣1000多快呢,就是有点远。
听了同学的话,我有些心动。后来村子里和镇上,就有一些成年人,带工人到深圳去。介绍进厂一个,是给600元介绍费,几乎是西安一个月工资还多。

在2003年左右,600块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家庭来说,尤其我这样一个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去世,只剩奶奶的人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只是我去意已决,在大姑的帮助下,仍然凑齐了这笔介绍费。
最终,我在中介人的带领下,坐上了去南方的火车。我在深圳的第一站是宝安区观澜镇,那个时候观澜还属于宝安管辖,是宝安的一个镇。
工厂的名字叫“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个分厂,总厂在福永镇,沙井也有个分厂。
应聘的时候,我的初中毕业证是假的,把别人的毕业证涂改成我的名字,因为没有办法,毕业证是大姑帮忙找的。我最终没有应聘上去,因为不甘心,我在那里等了一下。
一个操着四川口音的小伙子跟招聘人员说,我的毕业证还没办下来,学校还在办。招聘的说,可以先进来,但事后要提交学校开的学历证明。
我看到了希望,悄悄换了一个招聘队伍,也说自己的毕业证还没有办理下来,可以开证明。招聘人员说可以,到时提供证明。
当招聘人员看到我手背在滴血时,立刻警惕了起来,问我的手是怎么回事?我说是冻疮,火车上拿行李时碰烂了,可以干活。
为了证明我能干活,我把创可贴撕掉,鲜血流得更厉害。招聘人员急忙站起来说,快贴上,我没有让你撕下来啊,进去之后好好上班,到时把学历证明邮寄过来就行。
我的宿舍分在三楼,进厂这天,我满十八岁,已经三天。从此,我与老乡同学,就算在深圳安了下来。
成霖是大厂,我经历了许多终生难忘的事。关于成霖的故事,我将在下篇文章详细描述。欢迎关注胖爷,查看更多打工纪实。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记录。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时代的一部分。三惊胖爷专注于非虚构纪实故事,欢迎提供采访线索。只要您有故事,不用担心文笔,只要讲给胖爷听,剩下的事,交给胖爷负责,您的经历,会变成一个精彩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3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