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作者介绍
黄有璨:十多年运营经验、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先后就职于第九课堂、新浪微米、周伯通招聘、历任运营经理、COO助理、COO等职位
第二部分:对本书的整体印象
讲述运营思维的部分可以重点去理解
在技巧部分选择性借鉴学习,本书共六章,第三章是重点阐述方法的,但是其他章节里面也有穿插。虽然有大量案例,基本都是三节课的,只讲其一未讲其二,比如在讲解到他如何实践的?
第三部分:什么是运营
关于运营工作性质的界定:
宏观与微观两种
宏观:注重手段,偏向策略、规划和资源分配
微观:注重方法,偏向内容,比如具体的文案
最终从具体到布局,从微观到宏观,从眼前到长远!
运营,为产品服务!终极目的,都是在为产品铺路!产品的包装(定位、标签、调性、slogan之类)、推广(诱导、增加认同)、扩散的一个过程!
其实个人觉得销售的过程也是运营的过程,去给用户讲解介绍,突出优点,故意夸大等其实也是运营手段。只是跟我们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运营的细分: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
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对运营的综合能力要求:文案、策划、执行、数据分析等
第四部分:做好运营需要具备的思维和习惯
意识、方法、思维
两种观点和价值
运营最大的竞争力和信仰
不在于硬技能,思维模式——要是认知和思维意识都还没跟上,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很快就会走火入魔。
好的运营,必须要有层次感(做局)
学会做局,界定好局内各方价值关系,在其中穿针引线。
类似与一个平台,利用思维模式调动各方资源,实现多方受益!
1.意识(回报后置、投入产出、目标导向意识)
回报后置: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时至抱着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秉持着一种“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来基于我的理解吧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不能急于求成,强调给用户创造价值,专注于为用户创造惊喜
目标导向意识:(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效率意识(:关注投入产出比,把精力用在更容易有所产出的地方)
2.运营的底层工作方法
a.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想成为一个高段位的运营,必不可少、必须持续地学习,接受和了解新事物,不断贴近和熟悉更多类型的用户。
b.让自已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将自己变成用户,让自己大量置身于真实用户的真是体验场景下。(举例:三节课、反社交软件)
c.更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更具象的表达,比如饭很好吃,报菜名!)
3.关键运营思维
a.流程化思维:界定目标和结果——梳理环节——每个环节的事情
b.精细化思维:将大问题拆解成无数细小能执行的细节,对所有细节都具有掌控力(例如做内容排期)
c.杠杆化思维:先做好一件事,以此为杠杆撬动更多成果
d.生态化思维:搭建生态的关键,在于梳理清楚并理解各个生态之间的价值关系(做局)
第五部分 运营的核心技能与工作方法
1.如何掌控全局:百分之30以下的变数才能是掌控
指标细分拆解
各项要素分析是否有提升空间(确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
提升要素指标的手段确定
2.运营必备: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数据的作用(反应当前产品的好坏、反馈效果、指导下一步动作、了解用户)
3.关于内容的运营:
短线:当前的内容,以促进内容的消费为目的
长线:长期持续性的内容载体,面向用户建立一种识别和信任
定位、调性、原则
ugc(用户生产内容)忽略
pgc(专业模式内容)生态搭建 内容生产任务拆解
单篇文章=选题策划60%+资料收集整理+内容生产加工+内容组织呈现
4.转化型文案写作方法
具象,场景式,带入式
短文案:傍大款、颠覆认知
中长文案:3个结构
a.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勾起欲望——促成行动
b.代入情景——引起矛盾——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c.列出问题——解答并说服用户
5.重内容价值,拒绝标题党和段子手
6.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原则
a.物质激励
b.概率性事件(抽奖)
c.营造稀缺感(限时、限量、抢先)
d.激发竞争意识(排行榜、投票)
e.赋予用户炫耀、猎奇的可能性(集团做过的美院录取通知书)
f.营造情绪及认同(重细节刻画)
g.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h.对比营造超值感
第六部分 运营的规律及逻辑
1.客观规律 层次感 非线性
a.短视的线性思维(只考虑单一结果导向)做不好运营
b.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反而加速死亡
c.早期产品的运营,围绕口碑进行
总结:值得看,主要借鉴运营思维,不要期待一本书让人变成运营天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2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