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缝纫机的运转声在这间400平米的老旧屋子里响彻不停。
这是 “ 加十分服饰 ” 三个服装厂之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这里有将近五十位女员工,她们中年纪小的不过二十出头,年纪大的近五十岁。仔细看,在散落的布料和衣物中还夹杂着一些小学作业本。

服装厂开在一座小山上,山脚是王家河中学,不到五百米有王家河中心幼儿园、王家河中心小学。服装厂实行弹性上下班,不加班。可以接送孩子上学、带孩子来上班,特殊情况可在家办公。工厂还有儿童活动室,配有桌椅和玩具。

42岁的黄红霞已经在厂里工作快五年了。每天早上8点,她都要先送儿子去上学,半个小时后,再准时出现在厂里。 “学校下午四点十分放学,有时老师们能帮忙照看孩子到傍晚五点左右,孩子步行到服装厂再写一会儿作业,我也就下班了。”

服装厂里还挂着一条极其醒目的横幅——“妈妈认真是孩子最好的模样。”老板向京艳很喜欢这条标语,她说:“ 我觉得,成为母亲的意义,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

众所周知,一个家庭的经济压力急剧增大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妇,不仅要给当下嗷嗷待哺的孩子赚取"奶粉钱",而且还要慢慢积攒存款,以备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所需。
但最为尴尬的是,在这个最需要女性帮忙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节骨眼上,女性又必须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因此,不少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经常在工作与育儿之间难以作出抉择。

?2010年,向京艳的小女儿出生,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她果断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产后两年又做起了电商童装。“现在的女性压力太大了,一边要会挣钱养家,一边要会相夫教子。只靠丈夫良心和薪水过日子,不太可能。”而她开办服装厂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宝妈们,实现经济独立,找到自己的价值。

?有人从外省赶来,带着孩子,向京艳愿意在满当当的服装厂里给她一份工作;过去,也有人只能在家干活,向京艳就开着车,将服装送到她家里。但更多的是宝妈一边在厂里干活,一边还要顾及一日三餐和家务。

男人在外工作,女人返乡带孩子。这是服装厂里员工普遍经历的家庭分工。离开村镇外出务工的女性似乎也在二选一:是让孩子成为 “ 留守儿童 ”,还是自己回到老家,成为全职宝妈。
女人的工作和家庭真的不可兼得吗?82年生的金智英,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全职妈妈的形象,丈夫的不理解,照顾孩子的崩溃,想要走出家庭的急切感……

?追逐事业,嫌弃女性不照顾家庭、忽略孩子;当全职妈妈,又会被人看不起,挣不到钱;兼顾家庭和事业,又显得男人太无能。大多数普通女性一生都在为家庭付出,但最后似乎都得不到什么好话。
全职妈妈和男人赚钱养家同样劳神劳力。

?这个社会,舆论赋予女性太多的定义,但一辈子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这样的人生注定是悲哀的。
独立女性从来不是活在别人的条条框框中,只活出自己的个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9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