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钳刘明到底是什么梗(什么叫火钳刘明是什么梗)

小时候,在学习老舍先生文章的课堂上,老师郑重其事地跟我们说:“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通俗易懂,是真正的百姓的文学,这才是有社会价值的。”那时的我深以为然,立志要将语言做到优美又通俗。

人类的表达方式从追求通俗易懂到现代网络流行语的“含蓄高级”,导致现在不仅人的心思难猜,人的聊天文字也难猜。聊天信息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字符串”,每一次对聊天信息的理解都是对我知识范围的阶段性测验——我必须联系信息发送者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猜这是英文单词还是中文拼音缩写;再联系上下文语境猜这是成语、俗语或是人名;如果是人名,那就放弃表现自己高超的理解能力,直接问:“能翻译成中文吗?”——人名首字母缩写重复率高,猜中的几率不大。聊天信息中也存在越来越多的谐音梗,“布吉岛”、“火钳刘明”…… 每次我得将聊天信息朗读几遍,然后才恍然大悟。这种情况挑起了我作为多年语文课代表的职业病,想要雷厉风行地执行一番“文字清朗”计划,但幸好我还是清醒的:我是抵抗不过网络的力量的。互联网时代的沟通不仅考验猜一猜的能力,还阶段性测验你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品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新词,“新词复新词,新词何其多”。一天没有网上冲浪,第二天就产生沟通障碍,比麻醉起作用还快——“emo 是什么?是我所背过的‘情感硬核’的意思吗?在这个语境里好像不是这个意思?我背错单词了吗……”、“yyds 又是什么意思?好像没这个单词。是缩写吗?可是这个组合的缩写有那么多……”看到信息后的我便陷入了无限循环的自我怀疑状态,感觉我已经走在时代的后头。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迭代,人脑里的信息不断更新,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并不是所有信息的迭代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只需要有选择性地更新大脑知识库,在大的方向上与时代共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5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