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除了被拆迁的城中村,二七区、中原区和管城区里老旧小区凭借优越的地段,顺利得到「换装改造」。
若不是,知晓那一栋栋老家属楼背后的故事,乍眼一看,完全猜不到那些老房子已经经历三四十年的风雨。

▏金水河畔
在城市道路、高楼大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都纷纷搬离了这里。
幸好,尚有一群念旧的年轻人,并没有离开,让陈旧的老房子显得不那么岁月沧桑。
那他们,住在这里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982年S小姐从老家来郑州上学时,顺河路42号院和43号院都已经有了。不过,那时的顺河路42号院和43号院并不叫这个名字。
都是「黄委会」和「工程局」的家属楼,也就1栋楼,称不上「院」。
后来城市拆迁,楼栋之间多加了三个门洞,附近的老家属楼纷纷改了名字,顺河路42号院和43号院也顺势被划分到了一起。

▏顺河路42号院
「住了四十多年,这附近路我闭上眼睛都知道往哪走,你随便说一个小店,我都能准确地给你说出它现在的位置,甚至还有以前的情况。」
因为父亲是工程局的员工,小时候父母上班她就跟着家属院里同龄的小伙伴在附近耍儿,附近医院、学校以及附近门店以前是什么样儿她都门儿清。

▏如今的黄河中学
兴许是怕有趣君不信,随手指着隔壁的黄河中学,说:「黄河中学原来可不在这儿,也不是这个名字,以前叫黄委会中学,你留意顺河路与顺河东路东边那个小公园没?原来就在那,两栋教学楼,也就那小公园的四分之一大。」
放学后,她喜欢和小伙伴围在校门口和家楼下的小卖铺转悠,母亲见她久久没有回家,就到楼下逮她,每次都是一逮一个准儿。

▏老城生活
如今,母亲已经不在了,院子里曾经一起疯玩的小伙伴也都陆陆续续从这里搬走。
住在这儿,为的就是守住童年的那份记忆。

▏留住记忆

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小林,与S小姐是多年的老邻居,不过他年龄小,对老房子的印象多集中在街头的商铺里。
用他的话说,「在这儿能实现十分钟消费自由」。

▏门口就有地铁站
「十分钟消费自由」就是出门十分钟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家属院门口的小店走路就能到,远点骑电动车跑过去十分钟绰绰有余。
在他儿时的记忆里,临街的一层住户都将房子打通,改造成门面房,修车、理发、卖小吃、文具和五金……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店都能在这儿找到。

▏生活所需都在楼下
后来受城市规划影响,靠近顺河北街的一排门面房都被封上并绘上各样的墙画,卖菜的小商小贩也都被统一规划到东边的黄河生活广场里。
不过,好吃的依旧不少,营业十多年的「延庆观炸鸡」、开在楼下的「固始鹅煲」、老年食堂「王春光」……
在小林的记忆里:顺河东路上的「延庆观炸鸡」起初开在红绿灯口,后来也受城市规划影响,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家门口就是紫荆山公园
上午七点前顺河北路上有早市,每天都能买上新鲜的瓜果蔬菜,或者是在路边吃个早餐,顺便到紫荆山公园遛遛弯儿,想逛街就去曼哈顿,或者跑到二七。
平时小伤小病就在黄河中心医院看看,走路最多十分钟;要是严重点,就到人民路上的一附院,骑个自行车过去都行。

▏只能在窗户里经营的小店

与小飞聊起在老房子里的居住体验,他就一阵吐槽:「家门口就有公园、医院和学校,这本是件好事儿,可越靠近公园、医院、学校的路段越堵。」
有时候,他还是很怀念儿时在路上骑单车的日子,出门都骑着二八大杠,无论到哪都不用担心堵车、或找不到停车位。

▏顺河东街的故事
街道两边都是三四十年的老房子,路就那么宽,以前可以十几个人一起并排而行,现在,一辆小汽车就占据一个车道。
如果中途停车,后面的车也要跟着停,不到十分钟,整条路都能堵死。

▏因为疫情,略显空旷的街道
路还是那条老路,可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小汽车。
附近没有地下停车场,路边的停车位很紧张。

▏你喜欢住老房子吗?
小飞的座驾除了出远门,平时都放在楼下吃灰,不敢开。
就怕,开出去,回来没地儿停放。

▏曾经临街的门面都被封上了

小飞的哥哥大飞早几年就从顺河路搬走了,家里虽有五个卧室,不愁没地儿住,但老房子的布局太奇葩,一般人真扛不住。
进门就是一个客厅,几乎占了整个房子的一半儿。房子起初只有三间卧室,如今五间卧室里有两间是后接的。

▏老房子的格局遭到不少吐槽
当时说是「阳台」,但最小的那块空间能够放下一张一米的儿童床,大家都把它们当卧室使。
这就导致房间内采光不好,家里只有三扇对外开放的窗户,里面的卧室只能靠门洞获取阳光,白天呆着屋里也要开灯。

▏知道这是哪的路吗?
这里都是父母甚至祖父母留下的老房子,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受得了这个?
尤其是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总想给他们创造更好的。

▏沿街的小路修建成了公园
大飞毅然决定离开这个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在新建的小区买了一个小高层。
不仅采光好,小区里有小花园,上楼不用爬楼梯,小区内禁止车辆通行,孩子在楼下玩完全不用太过担心。

▏你喜欢住老房子还是新小区?

当时光的年轮不停转动,二环内每一座老旧小区里,都有独属于郑州人的记忆,每一位居住在这里的人有不一样的感受。
可能是下楼就能买菜购物的超市和菜场,出门不到5分钟就到的地铁站,步行就能去的学校和医院。
也可能是奇葩格局的房间,没有电梯的不便,以及面对拥堵街道时的一言难尽。

▏评论区聊感受
那些与老旧小区有关的生活,串连起一个又一个故事,有欣喜,有抱怨。
但这些,都是独属于老旧小区里的印记。
互动话题
#居住体验#
在郑州扎根多年的你
住在老旧小区是怎样的体验?
留言,分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4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