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闻乡话
张超(左一)在收集乡话
融媒体中心记者曾 常文/图
木叶乡大坂营村小咸井(小地名)至今仍有部分百姓能讲一口流利的“土语”,这种土语在酉阳分布极少,当地人称之为“阔兄瓦”(说乡话)……
下村走访的意外发现
“尼扯胆拉寇”(你走哪里去?)、“呜寇唠携卡”(我去捞柴)、“唠叨翁”(慢慢走)、“哎究”(眼睛)、“丢柳”(猪肉)……
如果没有注解,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语言是什么意思。2022年2月,木叶乡人大主席张超在该乡大坂营村小咸井(小地名)走访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当时当地有个老人说了几句,硬是一句都没听懂,通过他们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说的是土话。”这次交流使张超对这种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大量走访了解,木叶乡除了大坂营村,学堂村也还有少数人会讲这种土语。“现在说得比较熟练的还有3个人,其他人只会少量单词。”
潘光旦的特别交流
1957年1月,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潘光旦以全国政协民族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到酉阳考察时,就专门与兴隆区小咸乡支书李盛昌作了交流。
“当时就是专门把我父亲他们请到酉阳来,听他们说当地话,并介绍了这些话的由来。”李盛昌后人李仕清回忆说,木叶乡会讲土语的主要是李姓家族和梁姓家族,也就是这个原因,把两姓族人确定为少数民族。
后来在与潘光旦同行的张祖道撰写的《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中也特别记述到这件事:“兴隆区小寒(咸)乡支书李盛昌谈,本县如小寒(咸)乡等尚有少数人能讲‘土’语,小孩尚用‘土’语骂人。”
专家鉴定 小咸土语为瓦乡话
李盛昌口中的土语,小咸人民称之为“阔兄瓦”。起初,当地人也自称是“土家语”“乡话”,这让张超十分疑惑。为此,今年5月中旬,张超还专门邀请县文化馆专家前往鉴定。
“这种话实际是瓦乡话,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也夹杂着木叶当地土话、汉语和少数土家语。”县文化馆专家鲁小白介绍道,瓦乡话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山区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汉语方言,随着家族迁徙带至木叶乡,这种语言在酉阳分布极少,除了木叶外,可大部分居民能讲少数单词。
“清乾隆年间,李氏、梁氏先祖从湖南辰州搬迁到小咸井开荒置业,繁衍生息,这种语言也就在小咸、学堂等地传承了两百多年。”张超介绍说,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其他族姓的迁入,李氏家族渐渐融入到土汉文化中,使用乡话的族人渐渐变少,时至今日,小咸本地会说乡话的人也屈指可数。
编辑:冉伟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3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