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十分想念,这里是乱炖小酒馆儿!快来听我分享故事和心声吧!
有没有小伙伴和我一样,吃不到什么就特别想吃什么,是的,我又开始想念我妈做的胶东炸酱面了。
疫情真的就是说来就来,原定于清明节回家的计划又搁置了,本来已经列好回家必吃清单的我只能看着单子上的美食流口水了,毕竟保命要紧,毕竟不流动就是给结束疫情做贡献。
在这里也提示小伙伴们一定戴好口罩,做好防护,让我们一起把病毒“饿”死!

想念家乡的那抹蓝
胶东的面食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胶东的大饽饽、大包子、手擀面等等,是很多在外的胶东儿女梦中都想要吃的美食。
我喜欢吃面条,顿顿吃都不会感觉腻的程度。我妈会做很多面,比如她做的西红柿鸡蛋手擀面是我在外面从未吃到过的味道。

不过,最近让我非常想念的面却是在我们家不常做的炸酱面,这就是吃不到什么就特别想吃什么。
很多人应该都吃过北京的炸酱面,每次和周围的朋友说想念我妈妈的炸酱面,大家就会说,有北京的好吃吗?

怎么说呢?我妈的炸酱面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面条是她自己擀的,酱是她自己做的,那肉丁真的是比酱还多的程度,管饱。
吃“妈妈牌”炸酱面时,我的乐趣就是在酱里面找肥肉丁儿,那味道真的就只能用一个“香”字来形容了!
看到这儿,很多小伙伴就会说,你家多少是有点讲究吧,吃一碗炸酱面也得自己做酱?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们家的酱其实就是我妈用酱油和面粉炒的。

首先强调,家里不是没有甜面酱,也不是没有豆瓣酱,我妈就是喜欢用油、酱油和面粉炸酱。
以我多年吃妈妈炸酱面的经验来看,最香的炸酱,油固然多,但还得是我们小时候拿着瓶子去村口小卖铺打的五毛酱油最好。我推测那会的酱油成分可能比较简单,纯粮食酿造,味道也淳朴、地道、香。
自己家炸酱,肉丁切得必须多多的,我妈最爱用五花肉。尽管我从小是个不怎么吃肉的胖妞儿,但自家炸酱里面的肉丁,我不拒绝,真的太好吃的!

先用油炒出肉丁备用,我妈喜欢肥肉丁和瘦肉丁分开炒,因为她炒肥肉丁的时间长,肥肉丁出锅就是外焦里嫩,瘦肉丁炒的时间短,会比较嫩,两个放在一起炒,瘦肉丁会有些发柴。我妈的诀窍我在这分享给大家了。
之后的步骤就是炒酱,这个时候不要想着健康的问题,因为真的一年也做不了一次炸酱。油要给足,小火炒,不停地搅拌,不然容易糊锅。
慢慢地,酱油和面本来的粮食香味儿混合着油香就跑了出来。收火之前将肉丁加进去炒,那香味儿是我即便好多年再也没有吃过这道面还是能够立马回忆起来的味道。

做一次炸酱当然不可能只是为了吃个面条,我妈总是会多做一些,放到用水煮过的罐头瓶。之后我爸爸需要吃蔬菜炸酱便可以拿出来,我喜欢吃面条的时候放一些拌一下,简单又美味的一餐。
炸酱面的配菜不一定是黄瓜,取决于我们家那天有什么菜,有的时候是黄瓜,有的时候是苦瓜,还有时候是蒸过的茄子,当然,更取决于我妈的心情。
炸酱放置一会就会酱和油分层,搅拌一下,油、鲜、咸的味道直冲脑门。小时候我会承担起给每个人捞面、舀酱、放菜码的任务。

当然,咱是有私心的,就为了到了自己这儿,多舀些肉丁。好吧,我承认,我总是在吃美食的时候愿意动一些脑筋。
我不知道擀面条是不是胶东妈妈们的绝活,总之,我妈的这手绝活我是真没学到。擀面条要用长的擀面杖,从面条到整张又薄又有韧劲儿的面皮,我妈用不了多长时间。
看着擀面杖在层层面皮中滚动,差不多的时候,擀面杖一抽,就开始切面。切面的过程很治愈,手擀的面皮肉眼可见的有韧性,切出来的面条撒上面粉抖一抖,就准备下锅了。

胶东的妈妈们做饭都是“大方”,酱要多做些,面条也要多擀一些,饺子也是一包几百个,口头语是,“以后总能吃上”!
手感的面条,油亮的炸酱,随意的菜码,我能出溜两、三碗,你问了吃了啥感觉?两个字,“满足”!
- 有的时候我总在思考,什么是人间美味?
长大之后,有了点小钱,也吃了一些好吃的,后来才发现美味和食材的价格是无关的。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人间至味是清欢”,而我妈做的胶东炸酱面,我妈的味道是我人生“清欢”中最难味道,除了味道合我意,还有我妈的爱!

希望疫情赶快结束,我们可以回家自由,可以吃我妈妈做的炸酱面、胶东大包子、大饽饽、鲅鱼水饺、扇贝水饺、韭菜炒海肠。。。。。。
最后,希望我们永远都有妈妈的爱陪伴,大家晚安了!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3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