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考试开小窗口会检测到吗(雨课堂考试老师能看到啥)

摘要:线上教学不仅仅变更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对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着影响。课题组对前期线上教学大面积开展及时进行了总结。面对高中生物线上教学的困境,本课题从调查获得第一手详细的数据,着重探讨生物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高中生物线上教学实施策略和路径。并根据课题组教师的实践,形成可实践操作的具体案例,以供一线教师参考。本课题根据《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经专家组鉴定、审核,验收合格,文件号∶教基研〔2021〕368号,证书编号∶豫教〔2021〕30889

关键词:高中生物;线上教学;策略;路径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期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20年5月——2020年8月

2.实验阶段:2020年9月——2021年5月

3.结题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

二、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精心准备,积极主动,团结合作,课题组稳步推进。在研究周期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一)完成高中生物线上教学情况调查及数据分析

课题组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经过课题组成员细致讨论,确立了针对高中生物一线教师和高中学生调查问卷的设置。通过问卷获得大量数据后,课题组从线上教学现状(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过程等)、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提高问卷信度,课题组成员通过采访濮阳市高中学校一线教师和征询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订,并在三所学校进行了试测,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能够反映出学生线上学习的现状。从获得的数据,课题组从教学软件的使用、教学效果和教学建议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二)完成熟悉常见教学平台的操作,形成对比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在樊华岗老师的精心培训下,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教学平台或软件进行了细致的筛选,研究小组负责人樊华岗老师对人人通APP、cctalk,钉钉直播,腾讯会议,雨课堂教学平台详细地从教学覆盖面,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稳定性和流畅性,是否支持下载或回放,作业数据的收集,课堂反馈的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常见教学平台优劣对比报告的完成较为清晰的为一线教师选择平台操作提供了科学的帮助,为教师进行实际课堂操作提供了辅助,较好的为一线教师开展线上生物学科教学提供了建议。

(三)对提升高中线上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初探

根据调查的数据和教学专家的指导,结合教学平台的进一步亲身操作,课题组成员对提升高中生物线上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初探。积极着手转变教学模式:改变目前只概括知识点和操作程序的线上教学模式,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展示、评价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评价学习等单元组成的线上学习模式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1.强化高中生物线上教学培训、交流环节

高中生物在知识上具有科普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又具有抽象性,微观等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能强化有关教学环节和过程。

首先,应该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教学平台操作培训。虽然线上教学研究多年,但高中教师大面积运用仍是少数。由于科任教师年龄、学习能力等原因,对教学平台的使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对教学平台的科普以及基本操作的演示就非常有必要。

其次,在线上教学期间,应定期召开线上教学交流。以一个地市为例,不同学校采用的教学平台不同,采用授课的思路不同,每个教师擅长的技术操作也不同。每个月每个学校推选1–2名教师做线上教学经验交流,重点围绕如何突破线上教学的难点问题,如教学平台使用小技巧,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线上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少等展开。既提高了自身,又把优秀的做法进行了推广。

最后,应进行示范课展示活动。对于教学平台使用熟练,教学课堂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的科任教师,应组织开展观摩课活动。全校同学科教师,应在线上积极参与,既熟悉了教学平台的使用,又提升了自己的线上教学能力。

2.优化教学环节

(1)教学准备(充分的课前指导):

充分的课前指导和课前预习是线上教学的第一步,也是线上教学的必备步骤。充分的课前指导可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任务,带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其效率明天提高。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面貌,对本节知识有个框架式的认识。因此加强课前教学准备,特别是课前指导十分必要。

(2)教学方式的选择

线上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有直播互动和录播+线上答疑。课题组成员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认为: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进行授课。一般来讲,新授课常采用直播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在直播课环节中,课题组成员主张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课前指导+课上展示、评价、反馈+课后答疑”教学单元模式。

(3)教学过程

线上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有相似的地方,却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线上教学时学生大都隐于屏幕后方,教师观察不到学生的状态,且同学们也不能及时地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或者没有。甚至有的同学采用分屏或者挂课的形式来完成上课时间。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向教学名师请教,并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采取了大量的有效措施,使原来枯燥、被动式的线上学习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做好做足课前准备工作,转变上课形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3.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线上教学的课堂作业或者考试都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同时线上教学没有可参照的现成的标准化考核体系,因此,教师较难把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因此可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摸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综合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如课时作业注重原创,避免学生使用搜题软件进行作弊或者抄作业。同时,把课堂表现小组积分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中,可采用考试成绩占60%,平时课堂表现与平时测试成绩占40%的考评方式,作为学生学业水平评定的最后结果。总之,加入课堂表现和课下作业的检查考评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4.强化教师团队合作

线上教学对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环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从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因此,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都需要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大量前置更是对教师课下指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团队分工协作就更为重要。同时,教学平台可以对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授课,也为教师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主要授课教师进行网上说课,进行网上教研。这样既能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备课,又减轻了科任教师的授课压力。若同课头教师数量较少,可选择校校之间进行联合。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努力打造每节课都是精品,节节课都是精华。

5.缩短每节课线上教学时间

不管学生还是科任教师,在长时间的线上教学和学习期间,眼睛较累,很容易造成精神疲惫。因此,每节课都不宜时间过长。课题组经过实验,建议每节课上课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不宜超过40分钟。若线上上课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跑神现象,造成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总之,教学平台都在不断完善,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线上教学能力,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学生打造一节又一节的精品课堂。

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会进一步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随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提出,高中教育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本轮改革的范围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对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着影响。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打破时间和空间上限制,既能够良好利用网络资源,又能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交流的教育方式——线上教学。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知识、特点开展线上教学,是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

希望在今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的应用技巧和对在线教学应用有更深层次的实践,在线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和实践还在继续研究,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相信以后线上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会越来越精细,教师对线上教学技巧的掌握越来越熟练,最终能形成更有效的通过线上教学模式,达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2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