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店创始人约翰·沃纳梅克曾经坦承:“三十年前我就知道,怒责是愚蠢的行为。我已经够多麻烦了,没必要再去为上天是否公平分配而烦恼。”
99%的人不会批评反省,不管所作所为有多大的错失。批评只是徒劳,因为它往往使受批评者处于自我辩白的状态,他会竭力证明自己所为的正确。批评时危险的行为,因为它伤害他人弥足珍贵的自重和骄傲,并且引发怨恨。

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曾经通过实践证实:较之因行为不规矩而受罚的动物,那些收到奖赏的行为优良的动物,更愿意快捷的学习各种技巧,且学习效率高得多。人类亦是如此,批评并不能为我们带来长久的改变,反而平添了怨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汉斯·谢耶也说:我们有多么渴望赞许,我们就有多讨厌受到谴责。由批评招致的怨恨会打击员工、家人和朋友的士气,而且也不能将糟糕的局面逆转。
尖锐的批评和个人攻击无济于事
批评好比是信鸽,最终会回到原地。所以,我们意欲修正和谴责之人,都有可能为自己辩护,而最终会反过来谴责我们;亦或者,像温和的塔夫脱说出这样的话:“我认为自己所做的没有错。”

不能怨恨,只能宽恕,有这么一则箴言:“只要不批判别人,别人就不会批判你。”
你愿意改变、改良他人,让他变得守规矩吗?很好!这是件好事情。我完全赞同,但是,为什么不先改变你自己?从一个纯粹自私的角度来看,较之改变他人,改变自己获益要更多。是的,而且其中的风险更少。孔老夫子说得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本杰明·富兰克林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却很策略、很机敏,被委任为美国驻法国大使。其成功之道是什么呢?他说:“我不愿意说他他人的不是,对每一个人,我只谈论我所知悉的所有的优点。”
只有傻瓜才批评、谴责、抱怨别人,而且大多数傻瓜的确是这样做的;而具有人格魅力和自制力的人往往理解、宽恕他人。

大人物通过善待小人物而突显其伟大
让我们努力去谅解人,而不是责骂人吧!让我们尽量去想想他人行事的缘由。这比批评的收益更多,更耐人寻味;并且,还可启发人的慈悲情怀和忍耐情操。“了解众生,就是为了原谅一切。”
正如约翰逊博士所言:连上帝都要等到世界末日的来临,才提请审判人类的功过。那么,你又何必去批评别人呢?
杜绝批评,杜绝斥责,杜绝抱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20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