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总打骚扰电话怎么办呀(京东金融总打骚扰电话怎么办啊)

一则“疫情封控中,抑郁女子2小时被骗62.9万元”的新闻瞬间在网上引起热议,究竟是什么样的诈骗,竟能在如此短时间骗取六十多万?

根据《新民晚报》在5月22日的消息称:

上海疫情封控时,朱先生的妻子抑郁焦虑不断加重,竟让人乘虚而入,在短短两小时内被骗走62.9万元。

据朱先生提供的情况,妻子首先是在5月12日下午接到了一通自称是“京东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的神秘来电,他一开口就以“你摊上大事了”“后果很严重”等引起恐慌的话语轰击妻子。

该工作人员姓陆,称京东金融向第三方平台开放了接口,但其中出现了不法分子冒用妻子李女士的账户进行贷款,京东先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类似案例,这些情况会给“受害者”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还款滞纳金、征信受影响等,更加严重的甚至还会有人上门催收。

再加上李女士本身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由于疫情封控在家,病情已经不断恶化,一听到陆某一连串的信息时更加六神无主,却不知道正在一步步跳进对方设下的“圈套”中。

对方先是将李女士拉进“腾讯会议”,在连番的心理暗示下,竟成功忽悠她向四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进而打入自己的私人账户。

突如其来的负债和高额的贷款利息,就像压倒面临失业的朱先生和李女士仅剩的一根稻草。幸好事发后,朱先生及时向上海市公安局报案,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诈骗行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超,公民都应该提防诈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2年2月,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有位陈先生报案,称自己被“好友”骗了5万元,经过警方查实后,是诈骗分子利用“低门槛”的“AI换脸技术”利用好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进行换脸,制造出陈先生与好友聊天的假象,博取信任,进行诈骗。

2022年4月20日,央视曝光的一起在江苏镇江发生的诈骗案,始作俑者是境外诈骗组织引流的团伙。诈骗者声称自己是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用“回馈新老客户”的好处怂恿一批人进入他们的群聊。据悉,该诈骗团伙利用“AI机器人”轻松打了1700万骚扰电话,结果有80多万人上当,获得近1.8亿元佣金。

由此可见,近年来社会上的诈骗方式更加先进,他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引诱你进入他们提前布置好的“陷阱”中。

有网友表示:只要跟前有关的事就需要小心提防,陌生电话或者未知地址的有很大概率是诈骗电话,建议立刻挂断,别有好奇心。接通的话也先录音作为证据。

生活离不开钱,身为老百姓,赚钱都很不容易。

像被骗62.9万元的李女士,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而如今在疫情期间,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线上沟通,针对网络上的不法分子,我们更要小心提防,毕竟没有谁的钱的大风刮来的。

1. 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并开启防诈骗安全保护。

2. 如果有来历不明的通话和涉及转账的信息时,建议立刻挂断电话,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的真伪。

3. 有亲朋好友在网上借钱时,尽量私下见面进行确认,实在不行也要多多询问他人,不要仅仅通过一个人的话就进行转账,因为在网上看到的、听到的都可能是他人利用高科技伪造的。

4. 不要在陌生网站输入自己的真实信息,因为诈骗犯根据你的信息也能进行盗窃。

5. 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很有可能是能够盗取银行卡密码的网站。

6. 不要贪图小便宜就去投资,谨记投资有风险,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轻信他人的“美言”。

以上的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防止被诈骗,但生活中仍然无可避免仍有一部分人无法认清“诈骗犯”的重重圈套,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己的反诈意识。

也希望那些拥有高技术的“人才”,可以把自己的技术能力用在正道上,国家法律的完善和刑侦人员的侦察,能逃过一次不代表能逃过下一次,如果一辈子靠谋取他人钱财来生活,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愿每个人都能正确树立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行事坦荡,光明磊落地生活。

作者介绍:

我是小橘,一个热衷于自媒体写作的在校大学生,愿以自己的意愿生活,如果喜欢,欢迎关注,一起精进自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heng8.com/158783.html